國家層面的股市政策已明朗 注冊制不等于放松監管
對于注冊制,由于A股市場尚處于新興市場階段,復雜的歷史原因和文化氛圍,使得注冊制改革成為一項長遠的任務。眾多網民望文生義,把注冊制理解成“寬松”、“放權”、 “市場化”,純不知美國式的注冊制比我們的審批制還要嚴格。
假如理解為放松管制的話,那么必須輔以嚴格的退市制度、對發行人造假的處罰制度、有利于中小投資者的訴訟制度,但當前這幾個方面都看不出有多大進展,這種種原因或造成幾年內注冊制都難以出臺。今年能出臺的估計就是注冊制的探索性方案,但即便是新股改革方案都一波三折,注冊制的方案恐怕就更加“難產”。
從媒體反饋的信息看,監管層對新股發行改革如履薄冰,據稱方案送版印刷中間還作了多次修改,而最終出臺后也還存在諸多漏洞,引發對“超募”的過分抑制造成存量發行的爭議,而機構網上申購比例過高與壓價發行引發“尋租”行為,更是飽受詬病。由于需要“打補丁”,“兩會”后IPO也難于加速,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對于大盤股的T+0,估計短期內實施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難以“一碗水端平”,如對上證50引入T+0,更多其他品種也會要求T+0,而T+0的“雙面刃”效應會使監管層不得不更加謹慎。對大盤股可能放松的估計是優先股發行,但預計不會被市場太過看好。T+0的謹慎,將使得對創業板的資金分流壓力減少,有利于深市。
從國家層面的規劃看,增強內需拉動經濟很多需要新經濟手段,未來將加快發展第四代移動通信,在全國推行“三網融合”,鼓勵電子商務創新發展、促進網絡購物發展,外貿層面將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基礎工作包括互聯網金融、網絡信息安全等。這些需要創業板市場的配合,因此監管層表示,將允許尚未盈利但符合一定條件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創業板發行上市,估計創業板新股發審的成長性指標、盈利要求會修改,創業板公司并購重組審核會適當放松,這將有助于出現頭部特征的創業板綜指重新尋找支撐,不排除創業板今年還會二度上揚。
央行公布元月新增外匯占款4374億元,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這佐證了近期人民幣貶值更多是為狙擊逐步增多的熱錢流進,而非熱錢擔心人民幣資產貶值的退出,宏觀規劃也加進了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內容,估計“兩會”后匯率雙向浮動區間會擴大。為了對沖熱錢,需要分階段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完全兌換,這些方面估計將通過設立更多自貿區來實現,因此天津、廣東自貿區今年獲批值得期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