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輝煌重現催生“新會展運動”
自1998年香港國際會展中心建立以來,共舉辦各類活動27000多項。1999年展覽業收人達2億美元,相關產業8億美元。僅2000年全年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就舉辦了2300項活動,其中展覽101個,77個大型會議,155項文娛活動,331個宴會及701項商務活動、記者新聞發布會等。近年來,香港每年舉行的大型展覽活動超過80項,參展商達幾百萬,每年在香港舉辦的大型會議就有近t000個,香港展覽會議協會成立于1990年,有會員近80家。
會展經濟就是及時集聚人流、物流、信息和技術流、資金流的新經濟,發展會展經濟的備件就是以下幾點:(1)該區域城市能夠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經濟基礎;(2)有快速便捷的交通、信息、通訊網絡,地理位置優勢;(3)有國際化的大型展館和良好的餐飲、酒店和旅游業的服務。
會展經濟也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而步入一個輝煌期,但隨著中國大陸的對外開放,廣州、上海、北京、大連等城市的翱起,已將原來通過香港進行對外交流、貿易的方式分散到經濟日漸發展的大陸各個地區,特別是近幾年大陸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城市的產業優勢、交通、旅游及高新技術和信息日益發達。這種現象的出現必然影響到香港會展業的發展,尤其是許多國際知名合展公司的戰略重點從香港遷移到上海、廣州后,香港會展業的挑戰更顯得迫切。香港臺展業要在亞太地區重新樹立會展之都的品牌,必須開展一場“新會展運動”。
香港是世界著名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城市,涉及的產業包括電子、珠寶、文具、鐘表、服裝、物流、通訊等。目前這些產業中如珠寶展等已是世界品牌展會,但其他產業的展會還需盡力打造,同時還可開發一些投資洽談會,貿易洽談會、采購會及一些金融、貿易的國際性會比如2001年全球(財富)論壇、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通過這項展覽會和國際會議促進貿易發展.提升香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香港的會展業比內陸走得早,成熟得多,在會展的市場化運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至今在香港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如法國科隨大學以及竭文斯堡大學的會展學校。目前如亞洲博鱉、筆克、司馬、通訊、勵展等知名會展公司的大量的會展職業經理人,無一不是從香港會展業控爬該打中成長起來的。為什么不把這些成熟的會展經營理念向大陸及其他地區“輸人”呢?為什么不把這里打造成亞太地區會展的人才基地呢?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發展更多地要依托優勢,進行差異化服務戰略,上海、北京、大連等城市沒有這天然的市場環境,缺乏這良好的資源。
香港會展業發展前景好,作為重要的技術生產業,香港政府每年都會有一定的財政投入,自2001年4月起,香港貿發局特參展費調低3%至20%,并建了新的國際會居中心。這些措施必然推動香港會展業的輝煌再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