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集團頻頻現身CHIC 與服裝大佬同臺飆戲
近幾年,本來在毛紡及面料行業發展得如日中天的山東如意集團頻頻現身CHIC,與雅戈爾、杉杉這些服裝大佬們同臺飆戲,其標志性的中國紅早已成為CHIC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應該說如意是CHIC的老朋友了,可是今年,行業內外卻對如意的亮相添了更多的關注和期待。因為2010年7月如意成功收購了曾經是日本第一大成衣運營商的瑞納(RENOWN)公司部分股權,這不僅是一次國際化的資本運作,更重要的是這是上游面料企業對下游品牌資源的一次產業鏈整合。
其實,從2008年推出如意生活館到2010年冠名中國服裝論壇,如意已經在釋放一種信號——戰略性進入下游服裝網絡終端行業。
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表示:“未來如意將依托強大的科技研發實力和‘如意紡’優勢,做強公司面料品牌,然后向下游服裝品牌領域延伸,發展自己的服裝高端品牌,同時整合國際相關資源,從外部收購成熟的服裝品牌。”如意要做中國版的Zegna。

CHIC2011,就是如意“打造全球時尚集團”理念的一次集中展示。
據如意集團宣傳部副部長李云鵬介紹,2011年,如意預定了CHIC800多平米的大展位,以特裝的形式隆重推出瑞納品牌,同時,在國際紡織面料展上,帶來了全球獨一無二的“如意紡”系列面料——皇家如意。通過產品靜態展示和模特動態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向行業內外展現如意扎實而深厚的全產業鏈功底。
從路嘉納、英迪龍到SimpleLife、MANO
品牌之路越走越寬
CHIC2011,是瑞納品牌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但對于如意來說,瑞納并不是其在CHIC上展出的首個服裝品牌,早在2008年“新館第一展”的時候,如意就通過自主品牌路嘉納和英迪龍發表了進軍高端服裝品牌領域的宣言,而攜瑞納入CHIC則是其“全球時尚集團”戰略的又一里程碑。
瑞納株式會社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大型綜合類服裝品牌運營企業之一,目前運營35個男女服裝品牌。作為中國大陸市場的“處女秀”,瑞納并沒有平均發力,展示旗下全部品牌,而選擇了SimpleLife和MANO作為先鋒部隊,進行重點發布。
SimpleLife以“給有個性的人們提供生活方式選擇”為品牌理念,強調的是獨一無二、舒適宜人的個人空間。追逐以牛仔為主調的自然派世界,與旅行等內心向往的生活方式相呼應,并且承擔作為ECO等企業和名牌的社會責任。
MANO強調“感受手的溫度、創造別出心裁的商品”。這個鎖定30歲左右都市生活者的品牌,認為他們的消費者有著引領潮流的國際化價值,為了證明自我、實現自我、突出自我而消費,并由此認為真品是借由“手”的力量而產生的——披上身時的舒適感、越穿越流露出深沉婉約的韻味、無意中顯示出的精工細節和獨一無二的工藝。其經營理念則是別出心裁的、輕松自在的多品牌店鋪。
李云鵬向記者透露,日方相關人員并不會因地震影響而改變CHIC期間的來華行程。“在地震災難中,日本民族表現得嚴謹有序,他們的品牌就和他們的國民一樣,有著良好的生活素養,內斂并極富內涵,光而不耀,表達出前衛、鎮定、隨和、穩重的生活品質和方式。”李云鵬說。
如意與瑞納是在2010年7月29日正式簽署“婚約”的,如意斥資50億日元,以定向增發方式取得瑞納株式會社普通股3333萬股,增發完成后擁有瑞納株式會社41.18%的股份,成為瑞納公司第一大股東。這是中國企業史上對日本上市公司最大的一筆投資。
作為日本的頂級品牌企業和時尚界的標桿企業,瑞納株式會社擁有國際一流的服裝設計、企劃、運營團隊,在日本擁有2400多家涵蓋男女高中端正裝、休閑裝、運動裝的百貨店、大賣場、超市店等門店。
雙方合作后,按照新經營計劃,如意協助瑞納進行采購環節的優化,降低采購成本并將持有的歐洲知名品牌與瑞納合作經營,進一步提高日本市場的銷售收入。瑞納也用長期積累的精益化管理經驗和服裝工藝技術協助如意集團進一步提高管理和工藝技術水平,同時創新運營模式,對現有品牌合理取舍,重點突破。
目前,瑞納的業績已經明顯陡長,2011年開門即實現了贏利。
此次如意牽手瑞納,實現了面料——服裝——銷售渠道的產業鏈整合,既符合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政策,又通過優勢互補擁有了國際一流的服裝品牌運營團隊和知名服裝品牌群,同時為高端“如意紡”產品找到了穩定的客戶資源,可謂一舉三得。

從如意紡到皇家如意
技術研發越做越實
在感受如意在服裝領域的品牌力量的同時,在同期開幕的2011國際紡織面料展上,觀眾還可以觸摸體驗到一種“比蠶絲還薄的羊絨面料”——皇家如意。
“皇家如意”是如意集團利用自主研發的“如意紡”技術,集合全球頂級原料,聯合意大利和德國知名企業打造的一款高品質面料。這些纖維平均細度在14微米以下,觸感柔軟細膩,具有絲綢般光澤,為全球盛贊的稀世珍品,貴比黃金。
“皇家如意”的出世一改過去仰外國人鼻息的局面,以如意為原創,由意大利、德國企業制造,使中國服裝品牌步入了世界最高殿堂,在歐美國家亦不惶多讓。世界開始對今日的中國服企刮目相看:不再是中國人“年年歲歲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了,它們或許是來自德國、意大利的百年老店,或許是產自日本的知名企業,不同的是,總設計、總經營是中國人。中國服企憑借自己的創造力,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調動資源。
作為“皇家如意”核心技術的“如意紡”,還有一個更專業的名字,叫做“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2010年1月1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手為這項技術向邱亞夫頒發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證書。
就像袁隆平院士的水稻技術能使中國不多的耕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那樣,“如意紡”大大拓寬了產品的適用范圍和利潤空間。
“如意紡”技術的發明人之一、如意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彩玲介紹說:“這項技術突破了紡紗技術的高限,又打破了原料使用的低限,在尋找自然界紡織原料可替代資源方面范圍寬廣,幾近無限。”
“如意紡”的核心原理是在紡紗機的關鍵部位建立三個加捻三角區,在三角區中建立長絲嵌入式系統定位的運行方式,用長絲來提供成紗的足夠強力,其他的纖維則幾乎不用受力。纖維成紗的根數變少,使原來至少需要36根纖維才能滿足的紡紗極限,改進為只要7~8根纖維就能成紗,使原來只能做低紡的原料能夠做高紡,可以紡出700英支以上的棉紗和500公支以上的毛紗;而原來不能紡或不好紡的5~9毫米的各種短纖維材料,如羽絨、木棉纖維,甚至楊花、蒲公英等都能用來紡紗織布,而且比以前紡得更精、織得更細;以往落毛、落紗之類的下腳料可以再生利用;不僅如此,毛、棉、麻、化纖等各種纖維可以任意組合,創造多元化、多組分、多功能的系列產品。
2009年,參加“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評選的35位國內頂級專家,負責將全國12項申報項目遴選出8項,他們對“如意紡”的評價是:“這是好得不得了的技術!”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中國工程院院士梅自強、姚穆等專家學者在為“如意紡”做技術鑒定時一致認為,“如意紡”技術是對傳統紡紗技術及理論的突破,是紡織工業的一項原創技術,不但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達到了國際領先。
打造貫通全產業鏈的時尚集團,做中國的杰尼亞,并不是如意的一時之勇。早在如意2001年以“賽洛菲爾”紡織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頒獎儀式上,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對獲獎者蔣惠的囑咐就是:“不要忘了‘杰尼亞’”。
“如意作為一家以研發水平和產品品質領先的生產企業,公司目前在技術、工藝、設備和生產管理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未來公司將從生產制造型企業逐步向品牌運營商轉變。”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如是說。而CHIC2011上的如意瑞納品牌的精彩亮相正是如意全面發力“全球時尚集團”建設的完美注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