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設計展會
一個企業要參加展出功能.
一、目的性原則
展覽策劃起始于展覽目標的選擇,落實于展覽目標的實現,體現在每一個設計的細節。展覽目標統領著展覽策劃的方向和內容,從而使展覽活動能夠有的放矢。當然,展覽目標的選擇也并非隨意而為,它也是科學策劃的結果,但一經選定,便貫穿于整個展覽活動的始終,指導整個展覽運動過程。從這個意義而言,現代展覽設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遵循目的性原則,設計人員應處理好以下關系:
1. 處理好參展企業和設計者的關系
展覽設計要求設計人員不是按自己的思路創造出一件藝術品,而要求設計人員使用技術和創造性反映、表現參展企業的意圖、風格和形象,達到參展企業所希望的目的和效果。
2.處理好展覽和貿易的關系
展臺反映參展企業形象、能吸引觀眾并留下印象,展品能體現出特征、優勢,并能方便參觀者觀看是成功的設計。如果是宣傳展覽會,這樣的設計便達到了目的。但是如果是貿易展覽會,設計還未達到最終目的。在貿易展覽會上,展覽是開展貿易的手段。展臺是參展企業開展貿易工作的環境,展臺本身并不是目的;同理,展品是參展企業開展貿易的工具,展覽產品本身也不是目的。
3..處理好藝術和展覽的關系
不論使用何種設計技術、技巧,不論采用何種背景(包括展架、道具、裝飾),主角是展臺和展品,不能喧賓奪主。展覽內容不能受制于表現手法,不能突出設計忽略展臺、展品。設計好壞不在于花錢多少,不在于是否符合藝術標準,而在于展臺能否體現參展企業的形象和意圖,能否吸引參觀者的注意,展品能否反映出特征和優勢。
4.處理好展覽設計與展覽其他工作的關系
設計人員必須明白通過設計為參展企業提供其達到展出目的的環境和條件,而且可能還需要協調與宣傳人員、廣告人員的工作。其他人員有可能不明白真正的展出目的。比如廣告人員容易把展覽認定為“立體廣告”。設計人員要注意不能使展覽成為廣告或其他工作的一部分,要確保展覽的營銷功能和貿易作用。展覽設計的成功在于幫助、支持展出獲得整體而不是部分的成功。
二、藝術性原則
展覽設計應當有藝術性。展覽設計的藝術性表現在幾個方面。
1. 展臺有吸引
展臺富有吸引力,令人賞心悅目,給人以良好的感覺,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臺設計有很多因素,需要用藝術手法去組合這些因素,使其能產生最佳的視覺效果和良好的心理效應是展覽設計的基本要求。
2. 展臺反映參展企業的形象、傳達參展企業的意圖
如果參展企業是一個大公司,就不能將其設計成攤販形象;如果參展企業想顯示在航空領域的霸主地位,就不能將其設計成航模玩具廠的感覺。設計人員需要有一定的藝術功底,需要絞盡腦汁,用具體的手段表現出抽象的展覽思想。
3. 展臺能吸引參觀者的注意,引起他們的參觀興趣
在充滿競爭的、五光十色的環境中,觀眾對展臺的第一眼最關鍵。這一眼決定展臺是吸引了這個觀眾還是失去了這個潛在客戶。因此展臺應當引人注目,應當使人產生興趣。
做設計工作要講究藝術性,但是應注意避免華而不實。也就是設計視覺效果很好,但是沒有表達出意境,沒有使參觀者產生潛意識或心理作用,留下印象、產生參觀興趣。沒有意境,不能產生心靈作用的設計是美術,而不是藝術。
三、功能性原則
展覽設計需要考慮的功能有幾方面:
1. 對外功能
展臺不僅要展覽產品,要吸引客戶,還要有利于展臺人員推銷、宣傳、調研,與觀眾交流、與客戶洽談。所有這些工作都要有相應的空間、位置、設備,都需要設計人員根據需要和條件進行合理地安排。相應的功能區域包括問訊區域、展覽區域、接待區域、洽談區域等要作相應的考慮。設計上容易出現的問題一是展品、裝飾、花草太滿而造成參觀者無法接近展臺或無法在展臺上瀏覽;二是洽談區域不理想而失去一些潛在客戶和貿易機會。展覽不可能代替交流,也不應阻礙交流,展臺必須服務于交流。
2. 內部工作功能
如果展出規模大,要考慮安排辦公、開會等場地。內部工作大相應區域包括辦公室、會議室、工具房(維修間)等。
3.輔助功能
展臺人員需要休息、飲食,展臺資料、用品需要有地方儲藏、堆放。輔助區域包括休息室、儲藏室等。在很多情況下,參展企業是小公司,只占有一個9平方米的標準展臺。由于設計能力和面積的限制,不可能考慮很多區域。但是即使如此,也要考慮基本的功能:參觀者能走上展臺看展品,客戶能坐下洽談生意;展臺有一個角落可以存放東西。好的展覽設計不僅要“好看”,還要“好用”,要有助于展臺人員開展工作,有助于展出達到目的
四、科學性原則
展覽策劃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但它絕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具有嚴謹的科學性。這首先表現在展覽策劃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在采取展覽宣傳行動之前,必須對市場形勢、消費者態度、社會環境、競爭對手的情況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然后,根據所掌握的資料和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點,確定展覽目標,擬定展覽計劃及其具體實施方案;最后還要對展覽效果進行評估,直到實現企業的展覽目標和營銷目標。
展覽策劃的科學性還表現在展覽策劃是一個眾多科學知識交叉融合的過程,在充分運用展覽學原理、心理學、傳播學、營銷學、系統論、控制論等多學科的基礎上,借助計算機等現代化的先進技術手段,為參展企業提供進行展覽決策的依據和最優的行動方案,以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靈活性原則
由于競爭日趨激烈,需求水平和結構不斷更新,市場和消費反應的變化,能及時調整和修正其方案,使得整個展覽策劃活動能保持充分的靈活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