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前景一片藍海發展勢頭良好
現在,登山、攀巖、越野等戶外運動正在從“時尚”變得“日常”。戶外運動的發展,促進了戶外產業的發展,并最終讓其從傳統體育產業中分離出來,形成了單獨的產業。戶外運動被世界各國譽為“未來體育運動”,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助推體育產業振興,這對體育用品市場前景而言,可以說擁有了一片“新藍海”。戶外運動企業如何把握良機,在“藍海”中遨游,請聽專家及業界人士的看法。
產業呈“口紅效應”
主持人:“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的春天到了”。—打開戶外網站或翻開戶外雜志這樣的文章比比皆是。那么,戶外運動產業的春天真的到了嗎?
吳:每次經濟低迷總會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口紅效應,即能給人們帶來心理安慰和滿足感的“廉價的小奢侈品”行業反而會逆勢增長。在前兩年的金融風暴中,戶外運動產業就是這樣一支“口紅”,不僅產業銷售額沒降,反而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我市一些體育用品企業銷售量也逆勢增長,擠占國內品牌市場。
王:戶外休閑運動的市場在蓬勃發展,從2007年至去年年底,根據著名的戈爾公司調查以及中國紡織協會戶外分會數據,中國戶外產品零售總額從23.8億元增加至近50億元,戶外用品專業店的數量從2007年的1316家增加到2009年的1400家,銷售額從2007年的10.6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8億元。各大國際知名的戶外運動品牌紛紛進駐中國,爭搶市場份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的戶外用品生產廠商已超過200家。可以預見,戶外運動產業的春天到了,前景是一片“新藍海”。
傅:戶外運動讓運動品牌面臨新機遇。目前國內市場內擁有400余個專業戶外品牌,其中本土品牌約占其中的三成;專業戶外用品零售店達到了近2000家,百貨商場零售點達到了1600余個,其他銷售模式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迅速發展著;專業戶外運動俱樂部超過400余個。許多企業也注重戶外運動市場,如一些童鞋企業在每個系列童鞋設計及生產都有包括至少一款戶外童鞋在內。
“泛戶外”大行其道
主持人:戶外運動的發展,促進了戶外產業的發展。我市擁有“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體育用品產業在國內市場舉足輕重。戶外運動從傳統體育產業中分離出來,這一新興行業如何定位,怎樣細分市場?
吳:時下,低碳經濟、低碳生活、低碳達人等詞匯紛紛見諸媒體,低碳理念也融入了健身當中。低碳健身作為一個新鮮的組合概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選擇慢走、騎車、登山、游泳等低碳健身方式增多,同時低碳環保的戶外裝備也成了當下時尚人士的必備。戶外運動作為有別于傳統的室內運動,自然就細分為一個產業。
王:體育用品產業的發展就是產業的細分化。在競爭激烈的戶外用品市場中,生產商往往面對兩條道路,一條是和很多同行一樣定位專業化,瞄準專業級別的“驢友”;而另外一條道路,便是瞄準大眾消費市場,走“泛戶外”的道路。泛戶外的市場更大,我市戶外運動企業已調整策略,有的企業70%的產品都是面向日常的戶外體驗,專業產品僅占30%。
傅: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而戶外運動更是未來市場發展的主流。我國的戶外運動產業不僅僅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而且是一個充滿活力,保持著高速增長率的產業,其未來不僅僅被業內人士普遍看好,近年來也吸引了大量產業外人士的關注。根據產業發展的規律來看,中國戶外用品產業在未來3至5年內仍將保持近10年來的高增長態勢。
材料選擇須
“低碳”
主持人: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助推體育產業振興。那么,戶外運動企業應該如何把握發展良機呢?
吳:企業發展需要品牌。戶外運動企業除了自創品牌,與國際戶外運動巨頭“聯姻”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戶外運動市場在國內已經相對成熟,而選擇借助國際頂級戶外運動品牌,“拿來主義”強強聯手也是一條發展之路。因為與自創品牌相比,結盟國際品牌可以迅速開拓市場,同時在品牌號召力和產品功能方面也更有保障,目前國外的戶外運動品牌的運作、研發、設計已經十分成熟。
王:戶外運動產業要想發展,必然要有新型材料、設計和生產工藝來提供產業配套,如打造一整套戶外運動系列裝備,所涉及的戶外用品的種類主要包括戶外登山服、快干衣褲、速干內衣褲、登山鞋、徒步鞋、涉溪鞋、登山手套、登山帽、睡袋、帳篷、戶外背包、護具、輔助用具等在內的全系列專業戶外用品,而綠色、環保、低碳等材料選擇都必須考慮到。
傅:包括童鞋在內,鞋、服是戶外運動裝備的核心產品,在國內戶外運動市場越來越火暴的情況下,戶外運動服裝對面料吸濕排汗、防水防污和抗靜電、抗紫外線等方面的功能要求非常高。當然,這也需要上游面料企業提供有力的配套。
來源:泉州晚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