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娜襪業堅持兩條腿走路穩定增長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夢娜襪業"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從2005年底就開始主動調整,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并行發展,堅持"兩條腿路線"不動搖。
這可從"夢娜襪業"的銷售網絡布局中窺見一斑:這家成立于1994年的專業公司,在國內各省市設有168個銷售總代理、32個銷售分公司、163家專賣店,在美國紐約、意大利米蘭、俄羅斯莫斯科等地均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并擁有一支76人的專業外銷隊伍,這些人都會說一種或幾種外語。
應"市"而行1994年,當時已經替臺灣老板代銷多年襪子的宗谷音感到市場形勢的變化,意識到靠支個小攤賣襪子已經沒有太多的前途,而當時生產廠家基本還是空白,于是,他和當時在汕頭做蕾絲花邊生意的堂兄宗承英一起在義烏投資了230萬美元,引進意大利羅納地產襪機78臺,成立了一個小型襪子生產企業。
現在,當"夢娜襪業"的員工談起這件事時,無不感到慶幸。宗谷音的侄子宗科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叔叔)當年在義烏第一個辦起了襪子生產廠,有了自己的產品,否則今天他們將仍然和義烏倒買倒賣的商人們一樣,難以將企業做大。"2000年我們又買了200多畝地擴大了生產規模。"宗科平說。
2006年,正當"夢娜襪業"的發展順風順水之時,宗谷音就已經明顯感到了外銷市場的風云莫測。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受到技術標準、環保標準等問題越來越多。雖然"夢娜襪業"早就通過了世界零售業巨頭KNART、沃爾瑪的詳細調查,還有美國CSCC認證和WRAP認證和歐洲的M/S認證等護身符,但宗谷音還是鄭重提出,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比例務必保持均衡。
與此同時,在戰略既定之后,一直在市場中打拼的宗谷音并沒有教條地遵循,而是采取了靈活的措施。"國內國外1∶1的比例最好,但國外的大客戶都是優質客戶,我們是做市場的,有單當然要接。"宗谷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外市場發展了,但我們并沒有放松國內市場,無論是渠道、品牌,我們都投入了很大精力。"
也許,正是這種建立在務實基礎上的戰略,使"夢娜襪業"可以冷靜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經濟壓力,實現平穩發展。2007年,夢娜襪業的銷售額近7億元人民幣,其中外銷為7300萬美元。
宗谷音告訴本報記者,2007年開始,公司已預計到次貸危機可能對美國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已經逐漸將出口市場轉向歐洲。"目前金融危機已波及歐洲,公司已決定更多開拓國內市場,逐步提高內銷份額。"
市場無處不在。受到管理層中海歸派的影響,宗谷音意識到,市場的本質是一種機制,它存在于企業之外,也存在于企業之內。因此,他在管理中逐漸引入一些市場化的方法,以提高質量,降低損耗。
比如,目前夢娜有7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都被劃為一個單獨核算單位。每次訂單來了之后,計劃部會根據訂單的交期、型號來排計劃,由符合條件的生產單位競爭,誰在保證統一質量的同時,能出最低的價格,誰就能拿到訂單。同時,為了節省成本,原料仍然由夢娜統一采購,再按進價賣給每個工廠。為了避免某個工廠獨家擁有某種設備,夢娜將同樣的設備至少安排在兩條生產線上。對于廠長而言,不僅要以有競爭力的價格拿下訂單,還要兼顧質量和工作強度、工人的工資等事務,以免工人流失。
應"勢"而動在外人看來,16歲就開始創業的宗谷音,似乎一直得到幸運之神的垂青,每一步都走對了。然而,在熟悉他的人看來,這主要是因為他總能把自己的命運與選擇,與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相結合,借國家之勢,成企業之功。
其中,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搭上了奧運快班車。
從1994年到2003年,"夢娜襪業"和其他制造企業一樣,悠然地過著"機器24小時都開著、生產趕不上訂單"的生活。但到了2004年,隨著成本逐年上升,品牌的短板愈發明顯。此時的宗谷音,悄悄地把目光盯上了奧運會。
宗谷音一邊揣著"奧運經濟是塊大蛋糕,商機無限"的想法,一邊興沖沖地來到北京奧組委洽談合作。即使當他被告知"襪子企業作為獨家供應商、在奧運史上沒有先例"后,宗谷音仍然沒有放棄,他一次又一次地參加北京奧組委的會議和活動,抓住一切機會推介夢娜,不斷地表達想與北京奧組委合作的強烈愿望。
也許是被他的誠心所打動,也許是因為夢娜過硬的質量,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美國環球服裝生產社會責任組織等權威認證打動了北京奧組委。2006年3月1日,奧運襪類獨家供應商的簽約儀式在北京飯店舉行,在400多位嘉賓的注視下,宗谷音宣布,夢娜不僅成為本地唯一一家獲得奧運產品獨家供應商的企業,更是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家襪類供應商。
從此,"夢娜襪業"躍上了一個新的平臺。成為奧運產品獨家供應商后,"夢娜襪業"又投入300多萬元獨家冠名了奧運倒計時兩周年晚會,之后又成為NBA、迪士尼襪類產品中國區指定授權商。
效果立竿見影,2006年上半年,"夢娜襪業"在國內的銷售收入就已經翻倍。奧運帶給"夢娜襪業"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扭轉了渠道結構。目前國內襪子的渠道有4種業態--批發、大型超市、商場和專賣店,原來夢娜國內銷售額的95%是靠批發和大型超市。現在,"夢娜襪業"不僅將專賣店開遍全國,還在紐約百老匯1400號的頂層租了辦公室,專門服務美國經銷商。
渠道日益多元化、品牌得到有力提升,這些都為"夢娜襪業"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現在,這家全球產能最大、連續6年出口額排在第一陣營的襪業企業又有動作:借資本市場之勢,實現企業再次升級。
"現在經濟形勢不好,¹夢娜襪業¹為何選擇這時借資本市場之勢,謀升級之舉?"面對記者的疑問,宗谷音說,"上市的目的是為了規范企業發展,現在,企業內部已經按要求完成改制。況且,從通過審批到正式掛牌還需要相當的時間,我想,到那時的市場情形已經有好轉了。"
也許,這一次,他又對了。
來源:光明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