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是運動鞋服調整的推動器
特步國際總裁丁水波表示,雖然體育用品零售業利潤率近年來逐漸下降,但是特步業績仍然穩定增長,2009年新開門店1000余家。特步副總裁葉齊說,體育用品行業需要價格戰促進行業整合,價格戰越猛越好。
在體育用品行業,新品上市不打折是慣例,但是隨著競爭的激烈,這一慣例已經被打破。
匹克上海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林偉躍表示:“在安徽等一些二三線城市,新品的價格比較堅挺,能夠做到不打折,但是在上海這樣的地方不打折不行。體育新品上市就打九折、八八折比較普遍,國內外運動品牌都有這個現象,別人都在打折,你沒有選擇。新品上市打折的現象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尤其明顯,因為品牌眾多,競爭激烈。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品牌在上海都是三折起售,100多塊錢買雙耐克鞋不是沒有可能。”
運動用品市場競爭的激烈從體育用品零售行業迅速擴張中可見一斑。分析人士、安踏經銷商馬崗介紹,近幾年來,體育用品零售行業進入群雄割據、諸強紛爭的“戰國時代”。其中百麗國際[8.940.56%](01880.HK)旗下的滔博體育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3000家體育用品零售店;臺灣鞋王寶元集團旗下的寶勝國際亦在全國有3000多家直營店和幾千家聯營店;以川渝為根據地的勁浪體育,在西南地區開設了1700余家店鋪(含加盟渠道);以浙江為根據地的銳力體育在華東及華中地區擁有超過1000多家體育用品零售店,類似勁浪和銳力的零售商在全國范圍內還有多家;而港資背景的運動100在國內16個城市開設了超過60家大型運動城。
馬崗認為體育用品零售市場不再是藍海,而是紅海一片。2008年末,臺灣第二大運動鞋企豐泰集團正式撤出其在大陸體育用品零售商跨世體育擁有的85%股份,全面退出大陸體育用品零售市場。寶勝國際2009年的財報也顯示,2009年業績基本處于盈虧平衡之間。業內人士透露,體育用品零售行業的利潤率日漸走低,有的低至10%。
丁水波評價道:“其實純利率達到10%已經不錯,百麗等代理國際品牌的凈利潤率只有5%左右,凈利率10%~15%的水平是比較高的。”葉齊則表示:“國外體育用品零售商的利潤率最低只有3%~4%。”
葉齊認為價格戰并不是壞事:“現在是涇渭分明,做得好的品牌還是不錯,做得差的品牌日子難過,不可能一個行業永遠都有幾十個品牌混戰。我希望價格戰速度再快一點,力度再大一點,最好是打回原形,把不合格的盡早淘汰出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