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淘創始人畢勝復出 推出新平臺“必要”
沉寂17個月后,電商老兵、樂淘創始人畢勝終于復出,并推出其打造的新平臺“必要”。“必要”采用的是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模式,宣稱既可解決庫存問題,又可解決中間環節問題。
這是畢勝在賣掉樂淘后最新的動作。畢勝今日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在賣掉樂淘后,自己一度休息了一段時間,當時也考慮個人出路問題,到底是繼續創業還是做天使投資。
也是機緣巧合,那段時間畢勝遇到曾在李寧公司工作20余年的老將張志勇,張志勇反向收購了一些耐克、李寧的代工企業,當時張志勇也在琢磨著如何進行制造業的柔性生存。
張志勇在打高爾夫時向一個朋友透露內心想法,這位朋友又將這些信息告訴給了畢勝。
畢勝做樂淘時曾直言電商行業是騙局,這一言論一度激起行業千層浪。如今畢勝對騰訊科技表示,當初之所以有如此感嘆,也是因為樂淘深受庫存之苦,電商企業都需要能消除庫存。
均受過庫存之苦,一方有傳統經營,另一方有電商經營,還曾投資過3D技術公司,這使得張志勇和畢勝兩位多年好友一拍即合。張志勇球也不打,直接到畢勝家里喝咖啡談事。
當前,“必要”的網站大量采用3D技術,消費者可個人定制自己的商品。“必要”采用的是預約方式,比如是半個月時間送貨,商品并不經過“必要”平臺,而是直接從廠家發貨。
這種模式的明顯好處是,消費者個人定制了喜歡的商品,企業還消滅庫存,真正實現零庫存;此外,還消除中間商的加價環節,按畢勝的說法是,最終讓消費者以“白菜價”買奢侈品。
隨著新平臺上線,畢勝以小米的模式給“必要”設定了幾個招商目標:
1,須是奢侈品或者高端制造企業,這樣才能有最好品質;
2,須滿足像“小米一樣定價”而不是原來的幾十上百倍加價,才能有最高性價比;
3,商家須先有做柔性制造鏈,才能真正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
這其中的邏輯是,只有奢侈品通過“必要”平臺才能形成強烈的價格反差。
畢勝稱,經過1年多時間積累,“必要”已與女鞋、運動裝備、飾品、包、眼鏡等行業達成合作,包括Nike、 Prada等高端產品做制造民營企業,也有像依視路集團這樣的跨國公司。
不過,畢勝新平臺原計劃10個月上線,最終花費10多個月,這其中有一些現實問題,如中國沒有柔性制造,奢侈品制造商也需面臨思想改造工作,柔性制造鏈搭建也比想象中困難。
當然,隨著“必要”上線,其也面臨更大的問題,所謂奢侈品不僅在于價格高昂,也在于其更多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當消費者以白菜價的價格買奢侈品時,其還能稱為奢侈品嗎?
另一問題在于,“必要”網站的創立一直依賴的是畢勝的自有資金,其平臺模式并非已建立了足夠的護城河,若這種模式真行得通,當其他更強大電商勢力殺入時,畢勝還有機會嗎?
那么,畢勝能避免當初樂淘被出售的命運嗎?或許,這一切均需要時間給予解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