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體育“側擊戰”:借NBA伏擊耐克阿迪
近日,安踏在北京宣布,與NBA中國結成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伙伴和NBA授權商。對于安踏而言,這次合作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價值,就是NBA首次授權中國的體育用品公司可以使用聯名品牌,安踏可以推出全系列的,帶有球隊和聯盟標志的安踏-NBA聯名品牌的運動鞋和配件,在線下店和電商渠道銷售。
在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看來,與NBA中國的合作,不僅僅是多了一個體育營銷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授權品牌的推出,讓安踏的多品牌戰略有了更多的著力點。
轉型:從三年前開始
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這幾年基本上是負面的聲音:企業銷售負增長,關店潮,庫存高企……安踏也不例外,2012年和2013年出現了銷售收入和利潤的負增長,那時,丁世忠就開始思考安踏轉型和企業變革的問題,考慮安踏品牌下一步如何做,商業模式和發展戰略如何創新。
丁世忠告訴記者,過去兩年里,安踏已經開始提出戰略轉型,一方面,從品牌+批發的模式向品牌+零售的模式轉型;另一方面,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的模式轉型,而與NBA中國的戰略合作,對于安踏的多品牌戰略起到了一個支撐的作用。
去年初,安踏根據行業情況以及自身情況制定并啟動了“以零售為導向”,從品牌力提升、零售文化建設、管理效率提升、商品競爭力提升、柔性化供應鏈、庫存有效控制、渠道優化等方面著手,對企業進行了全方位的轉型升級。
中國的渠道基本上分為三種:街邊專賣店渠道,購物中心渠道和電子商務渠道。由于中國缺乏大的全國性零售商,依靠單一品牌覆蓋所有渠道類型是不現實的。例如,用安踏這個單一品牌要想覆蓋所有街店、購物中心渠道就顯得很吃力,而斐樂品牌的推出,則彌補了這一短板,斐樂更好地覆蓋了購物中心的渠道,與安踏形成了渠道上的差異化和互補。
對于安踏而言,與NBA中國的合作,不僅僅是品牌背書的關系,是一個授權商品的合作,推出聯名品牌商品和NBA獨立品牌產品,其中,NBA獨立品牌產品可以看做是安踏的一個全新的品牌,為了不與其他品牌形成競爭和混淆,丁世忠把NBA獨立品牌產品放在了電商渠道銷售。
丁世忠坦言,安踏之前在籃球鞋市場上做得并不好,但是耐克在中國市場上一年也只是銷售幾百萬雙籃球鞋,因此,差距也不是很大,有的追?!斑@次安踏推出高性價比的NBA聯名品牌的籃球鞋,借助NBA的品牌背書,以大眾化的價格,一定會讓耐克、阿迪的老板睡不好了?!倍∈乐倚χf。
營銷:聚焦和效率
在安踏副總裁張濤看來,多年來,安踏的體育營銷策略還是比較清晰的,基本上是兩條線:一條線是圍繞中國奧委會,追求代表中國體育、代表體育精髓,先后拿下了中國的舉重、摔跤、柔道等項目,今年又拿下了體操,可謂全方位出擊;另外一條線,就是專業化,主要集中在跑步、籃球等項目上,例如推動29個城市聯動一起跑馬拉松活動,與NBA中國的戰略合作,發力籃球鞋市場。
在體育贊助方面,安踏則強調贊助的效率化
丁世忠坦言,前幾年安踏也有與NBA中國合作的機會,但是那時候NBA中國與中國體育用品公司的合作還僅限于品牌傳播的層面,并不具備落地的價值,所以安踏選擇了當時看起來性價比更高的CBA。
如今,NBA對于中國的體育品牌而言,既具有了品牌符號的價值,又可以落地,形成有價值的商品,這樣的贊助和合作,對于安踏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捌鋵嵨覀円恢倍荚趯ふ液线m的體育資源,與NBA中國是全方位的合作,NBA的符號不僅僅是用在傳播上,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在商品上,而且NBA有30個球隊的品牌可以使用。”丁世忠表示。
此外,安踏的體育營銷一直聚焦在中國體育上,因此,與中國奧委會合作,與CBA合作,與中國體操隊合作等一系列的合作,都是聚焦在中國市場。
籃球始終是安踏最重視的運動項目?!斑^去我們請一個NBA球星代言的費用是300~500萬美元,對于安踏而言,如果開發的明星款球鞋賣不出5萬雙,那就一定是失敗的。耐克壟斷了NBA80%的球星,我們只簽約一兩個NBA球星怎么玩?”丁世忠反問。
2014年上半年的年報顯示:安踏的銷售額和利潤都占據了中國體育運動品牌的第一,成為國內體育品牌的老大,但是與耐克、阿迪達斯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我們的市場份額和國際品牌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更進一步,不僅僅是市場份額改善,我個人更看重安踏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江湖地位?!睂τ诎蔡さ奈磥?,丁世忠給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答案。
擁抱電商渠道
電商渠道的崛起,讓中國的體育用品企業又愛又恨,一方面,電商渠道影響力巨大,不得不擁抱;另一方面,電商渠道與線下渠道如何和平共處,卻是各大體育用品企業一直頭疼的事情。因此,在過去很多年,中國的體育用品企業多數都還是把電子商務當作清庫存的渠道,并沒有真正重視這個渠道的開發。
丁世忠坦言,過去幾年,雖然安踏的電商發展不錯,但是整體規模仍然不大。在北京奧運會后的幾年,很多體育用品企業都把電商當作處理庫存的渠道;現在企業認識到電商渠道應該與線下渠道做到差異化,推出不同款式的產品,錯位銷售。
據悉,安踏推出的NBA授權商品分為兩種,一種是聯名品牌logo的產品,電商和線下渠道同時銷售,一種是NBA單標的產品,只在電商渠道銷售。未來,安踏的渠道策略就是用NBA的授權品牌主打電商渠道,安踏品牌覆蓋二三線城市的街店渠道,斐樂主攻一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渠道,實現多品牌全渠道的差異化戰略。
在丁世忠看來,推出聯名品牌的產品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品牌,也為了提高安踏品牌的專業度;而獨立標的產品作為安踏的一個多品牌戰略中的重要品牌,未來承擔著在電商渠道擴大銷售的戰略地位,目前,盡管安踏的電商渠道每年銷售都是翻番的增長,但占比卻不到總營收的5%,有了NBA獨立標產品的支持,丁世忠希望未來幾年,電商渠道的銷售每年可以實現倍速的增長。
場外點評:張慶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創始人
坦白說,和耐克相比,本土運動用品品牌的差距還不小;不過,差距的存在并不能完全歸結于企業自身的努力程度,事實上,運動品牌的發展植根于所在市場的運動消費環境。在中國,無論是娛樂觀賞型,還是參與體驗型的消費支出,都與歐美發達國家有著很大差距。耐克和阿迪達斯不僅在歐美市場創造可觀主營業務收入,而且攜其所先占的運動資源優勢殺向新興市場國家時,依然能夠保持領先優勢。當然,差距即機會,本土品牌存在有“以空間換時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