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開設皮革教室引在校學生追捧
9月27日上午9點,在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202室,匠人齊廉彬開始了他的皮革授課—DIY零錢包。
自己動手做零錢包,你試過嗎?取出材料,畫版型,定孔,切割,打磨,打孔,裝上金屬配件……經過兩個多小時,一個簡約三角硬幣包就做出來了。9月27日上午9點,在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202室,匠人齊廉彬開始了他的皮革授課—DIY零錢包。
據負責人趙炎介紹,皮革教室已經開展到第七期,每周六上午開放,每次接受10人報名,制作完成后的作品可以自己帶走。
“通過微信朋友圈了解到皮革教室,覺得新鮮就報名了。忙了一上午,做了人生第一個皮革零錢包,覺得很值!”經管學院大三學生劉漩說道。
“傳統工藝應讓年輕人了解。我教他們做東西,他們高興,我也開心。”齊廉彬笑著說,“身為從地大畢業的學長,為學弟學妹們做點事情也是應該的”。
據了解,大三時,齊廉彬就因自制皮具闖市場一舉成名,學校免費為其提供一間工作室作為創業場所。如今,他已是武漢市緣字坊皮雕皮藝有限公司的經理。他主動向學校申請,利用周末開設皮革教室,免費教授皮革制作知識,鼓勵同學們創業。
80后手工皮匠金震宇:釋放皮革的生命力
沒有機器的轟鳴聲,屋子里只是偶爾發出一聲悶響——那是榔頭敲打在柔軟物體上發出的聲音。在上海威海路附近,30歲出頭的金震宇就這樣一個人守著他的手工皮具和20平方米大小的店鋪走過了3個春秋。

設計師金震宇在工作臺上裁剪皮料

錢包設計圖紙

在皮料上打孔

手工錢包成品
沒有機器的轟鳴聲,屋子里只是偶爾發出一聲悶響——那是榔頭敲打在柔軟物體上發出的聲音。在上海威海路附近,30歲出頭的金震宇就這樣一個人守著他的手工皮具和20平方米大小的店鋪走過了3個春秋。
崇尚原始、回歸自然,這是久居都市人群的向往。在中國有一群和金震宇年齡相仿、夢想相同的年輕人發現了都市人這一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于是毅然拿出全部積蓄,投身到手工皮具制作的創業中。
“手工的、獨一無二的皮具,才是我心中的奢侈品。”9月20日,金震宇一邊操作皮料削薄機一邊向記者講述他的夢想。
癡迷皮具制作的年輕人
有人說,走在紐約的大街上會發現,四個女人中就有一個提著愛馬仕手袋。隨著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擴大、生產技術的改進以及消費群體向普通大眾的轉移,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可以在工廠里用機器大批量生產,它們也由此變得更為普及。與此同時,曾經的世界名牌開始失去其標明富豪、權貴身份的符號價值。相反,在擁擠的手工作坊里,師傅們低頭彎腰、飛針走線的畫面似乎又開始流行起來。
身高近1.80米的金震宇,整日宅在工作室中,他坐在燈下,手拿繡針縫制錢包、背包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不過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昔日他學習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而后在上海一家服飾公司從事櫥窗展示工作。偶然的機會,金震宇接觸到了手工皮制品,并開始迷戀這種樸素的工藝。“我和工廠的老師傅學了半年后,開始嘗試自己制作。從縫制針腳里出外進,到現在游刃有余,總共用了5年時間。”
無獨有偶,在北京經營皮具店的吳佳因為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同學手工制作的錢包而愛上了這個行當。下定決心后,吳佳放棄搖滾,剪成短發,背起背包,來到北京拜師學習手工制作皮具的技藝。2011年冬天,吳佳在北京服裝學院附近租了個小屋子,跟著老師學習裁剪、染色。“冬天屋子里很冷,長時間拿針線,手都生了凍瘡,根本握不住工具,但是我從沒想過放棄。”吳佳回憶說。
釋放皮革魅力的手工藝
看似設計簡約的手袋要經過復雜的手工制作程序和精益求精的細節雕琢。
每只手袋的縫制自始至終由一個師傅完成,大約需要20~25個小時。手袋扣上刻有制作師傅的編號,這意味著擔任制作的師傅也會負責該產品的售后維修工作。盡管類似的皮具制作需要花費數天、數月甚至更長時間,但消費者們并不介意,他們愿意耐心等待。
在金震宇的店里定做一款皮包需要等待15天左右,畫圖紙、剪裁、縫制、定型,每一步都凝聚著工匠的心血。
“我個人更看重作品的整體感覺,一定要拿捏好整體的形狀和外觀。細節很重要,對邊的圓潤處理、封邊拋光等會讓整個皮子提升一個檔次。粗中有細,這就是手工皮子的魅力所在。”每次到店里買包,記者總會聽到金震宇對于手工制作皮具的感言。
除了制作工藝,手工皮具對原皮的選擇也很考究。“我們只要頭層上好牛皮,進口為佳。”吳佳對于皮料要求極為嚴格,他一般都是去皮料批發城挑選原皮,那里皮料品種繁多,能滿足需求。為了獲得更好的原皮,吳佳“經常厚著臉皮蹭批發商老板的第一手貨源”。
好馬配好鞍,鑒別皮具的優劣,除了看設計和材質,還要看配件。金震宇向記者詳細介紹:“單說線,就有法國線、日本線,還有制作法拉利內飾專用的德國線。”同時,他在選擇皮具的五金件上也十分講究。“不要小瞧這錢包上的五金,都是純銀的,我使用的拉鎖是瑞士RIRI品牌,它是世界奢侈品包專用的拉鎖。”金震宇說。
找尋繼承傳統的新時尚
初識金震宇是在2012年,當時他的店剛開業,生意冷淡,他只求賺出每月的房租,而今,他的團隊已經有3位成員。
金震宇和吳佳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這是令很多和他們一樣的80后們感到羨慕的。但是自由不等于沒有規矩,他們會給自己制定每月、每周甚至每日的任務表,然后按照計劃去執行。金震宇告訴記者,合作伙伴們負責制作,而他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店鋪營銷和產品設計上。但是因為手工制作比較緩慢,逐漸跟不上實體快速銷售的速度,因此現在店鋪的經營模式逐漸演變成了定制服務。
一年只給自己放假2周,每天守在店里,金震宇樂在其中。“這份工作是我的興趣所在,還能有不錯的收入,我很幸運。”他說,大學同學們的房子都是父母贊助購買的,但他的小屋是靠自己打拼來的,很自豪,再累也不覺得苦。
事業已經進入平穩期的金震宇和吳佳心中有著共同的夢想,“讓更多的人認可傳統手工制造,傳承經典技藝”。
“雖然有很多顧客喜歡我的皮具,但他們總會拿手工制造的皮包和流水線生產的比較,那些牌子雖然很有名,但卻缺少生命和個性。”吳佳希望可以創立屬于自己的皮具品牌。
“時尚就是偏離傳統、多出傳統一點點,而又不會走得太遠,關鍵是能否把握好尺度。剛好顛覆傳統又被接受,它就是時尚;偏離太多不為接受,它就是怪異。我想,只有通過市場的反應,才能得到相對準確的答案。”金震宇希望自己有機會多接觸歐美設計師,了解更多皮革的流行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