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化龍展貿城延續“財富路”
隨著廣州市政府對傳統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的推進,多個傳統專業市場聚集的商圈都有逐步整改的跡象,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整改將帶來十年來最厲害的一次變化。轉型升級帶來的陣痛是業內不可回避的問題,商貿之都廣州積累多年的商業資源是商戶們的“財富”,有什么辦法能夠繼續發揮這些“財富”的效用?市場已給出了答案。
【現象】
專業市場已非改不可
有數據顯示,廣州現有專業市場約1100個,其中80%分布在天河、越秀、海珠、荔灣和白云這五個中心城區,且55%集中于內環線內,人頭攢動的專業市場給城市交通帶來的壓力不容忽視。
除了交通擁堵,專業市場的“住改倉”、“住改商”問題導致嚴重的消防隱患。據觀察,傳統專業市場仍然是門店和倉庫放在一塊兒,還會有商家租用民居既用來住人又用于存放貨物,這使得消防隱患不小,再加上占道經營往往造成消防通道堵塞,火災威脅更重。
“消防隱患、交通擁堵等,都是傳統專業市場硬件與軟件的老舊所暴露出的問題。”一位從業人員坦言,廣州傳統專業市場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內憂外患倒逼轉型升級
事實上,廣州傳統專業市場的發展已有二三十年,有過繁榮和興盛,但近年來受到大環境的影響,集中性優勢難再發揮,外銷縮水成為首要難題。
據海關統計,2014年前兩個月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為8905.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下降15.3%。其中,出口5239.8億元,下降14.2%;進口3665.9億元,下降16.9%。有預測認為,未來新興市場的出口還可能進一步下降,中國的整體出口形勢也不容樂觀。
有業內人士透露,去年某皮具專業市場整體訂單下降20%,不少工廠業績下滑,很多廠商選擇到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地方建廠。一方面,國際形勢不好導致外銷訂單大幅減少;另一方面,人力、租金和渠道等成本上升,專業市場的空間日漸狹窄,轉型升級是勢在必行的。
【路徑】
展貿城成轉型升級新思路
正如業內人士提到的,促進轉型升級政府應該有共識,工商、消防、城管、規劃、經貿等各部門,應該將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當成是目前特別重要的事情去抓。其實,政府已給出了多種轉型升級的思路與指引。
今年初,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廣州市關于推動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要求全市專業批發市場要么原地升級改造,要么搬遷到郊區,其余低端批發市場一律清退。主要思路是促使批發市場將物流功能遷移到郊區,老城區的批發市場則原地升級為樣品展示店。其中,就提到引導中心城區內的批發市場分期分批搬遷到位于番禺化龍的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等批發市場。
據悉,位于化龍的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由海印集團投資開發,占地3500畝,是深圳華南城的3倍、義烏小商品市場的2倍,號稱全國最大的商品展貿城。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項目的分期完工,這里的交通配套也逐步完善起來。為改善廣州國際展貿城周邊的交通,投資約2300萬元、連接展貿城與化龍鎮的興業東路,于去年11月建成通車。此外,目前在建的南大干線預計2017年通車,建成后有望15分鐘從展貿城到達廣州南站。
電商物流創專業市場新趨勢
傳統專業市場商戶遷入新場是轉型升級的路徑之一,但很多業內人士都存在疑惑,一個新場是不是靠有錢就能搞起來?“展貿城的項目要做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海印集團董事長邵建明表示,在中心城區密密麻麻地做批發市場已不現實,化龍有價格優勢,通過兩三年的培育,慢慢會形成勢頭。
據了解,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已被政府定義為廣州商貿物流創新基地,這里具有電商物流、體驗展示、數據處理、金融服務四大功能。一期項目已初具雛形,可以看到與傳統專業市場不同的硬件與軟件配套。
“展貿城內建筑以獨棟式寫字樓為主。”據一位項目相關人士描述,建成的獨棟式寫字樓共四層,一層可用于商品展示,二層、三層可用于倉儲,四層可提供給部分工作人員就地辦公;展貿城內已實現商流與物流的分離,有效解決“三現”交易所存在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展貿城通過搭建現代化的電子商務平臺,能為商戶提供更便捷的管理,即便在市區還有鋪位的商戶也不用擔心要來回奔波,通過電子商務系統即可實現遠程管控、數據處理等操作。
此后,展貿城還將建立以皮具、玩具、汽配、精品、家飾、電器、五金輔料等主題的區域,為市內專業市場提供一個巨大的升級轉移承接平臺和國際商品貿易采購平臺。
對于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的未來,邵建明表示,政府的規劃是2016年要做完。只要試點成功就可以全面推開。轉型升級跟賣的貨是否高端沒關系,跟交易方式有關,而且都不能擾民,不能有消防隱患,不能有交通堵塞,不能有治安案件,作為政府的角度這是必然的想法。
【對話】
傳統專業市場可以先抽離部分功能
筆者:目前廣州市專業市場升級轉型做得怎么樣?
邵建明:我們提升級轉型有10年了,但今年力度最大,說明了政府的決心,要動真格了。目前的政策是有堵有疏,制定了三個方案:其一,原地整改,達到要求后繼續做下去;其二,一部分整改不了,只能將部分功能轉移出去;其三,實在達不到要求,已經喪失了競爭力,只能關閉。政府會對這些專業市場進行評價,然后根據結果來決定每一個專業市場的具體處理方案。可以說,我們政府的做法是很文明的,給了你過渡期,也指了出路給你。你不來也沒辦法,但是這個動作他是必然要做的,不然出了事怎么辦?
筆者:海印的展貿城在這里面起到怎樣的作用?
邵建明:展貿城作為一個承接轉移專業市場的重要平臺,在這里面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它有400多萬平方米,包括十個園區,涵蓋了汽車、服裝等多種類型。因為升級轉型拆掉了很多商鋪,我們這里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們還可以解決商戶的交易背書與交易成本的問題,很有吸引力的。其實已經有很多商戶想轉移出去了,把大量的倉儲、后勤和批發業務放在城外,只保留一個店面,這是必然的趨勢。
筆者:很多專業市場都在進行整改,有部分商戶在找新的地方,是否準備承接這些商戶?
邵建明:不一定說承不承接。首先通過升級手段,把硬件規范起來,這是很實在的一個問題,剩下的問題就好辦。像十三行,以前密密麻麻很多檔位,現在一抽疏,很多檔位沒有經營,肯定要有地方去承接。政府已經給了地方來承接,你就不可能說鬧什么。原來是很不規范的,到處密密麻麻,有很大的防火隱患。要等商戶自己選擇,不可能你給選擇,他就去。但是只要給了出路就行了。
筆者:商戶都很擔心新的場很難旺起來,不想那么快離開市中心商圈,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邵建明:我的觀點是,首先把一些功能抽出,比如倉儲、物流、交易功能。為什么現在老是出現問題?主要是存在“三現”,即現金、現貨、現場交易。可以把倉儲和交易功能放到外圍的市場,市中心專業市場做展示、展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