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鞋業低估網購影響開始轉變思路
“不開心買鞋、開心也要買鞋!”這句經典廣告用語,似乎不能應于百麗國際(01880)身上!管理層承認公司有“結構性問題”的百麗,決定下調全年同店銷售目標,由低單位數增長,改為“爭取持平”。同業利信達(00738)首季同店銷售持續增長,更把個別品牌轉型進攻網上平臺。兩股表現榮辱互見,業績有驚喜的利信達,逆市炒高近7%,迷失于O2O(線上到線下)的“鞋王”百麗不堪一擊,股價挫逾2%。
早前承認公司出現“結構性問題”的百麗首席執行官盛百椒表示,雖然3至5月份的同店增長較1、2月有所改善,但仍然是“負數”。他又解釋,今年首兩個月的經營利潤率明顯轉差,主要由于正值季尾清貨,導致毛利受壓,但重申目標今年經營利潤率維持在22%至24%水平。
百麗低估網購影響
百麗已開展網購生意多年,盛百椒昨日突然表示,尚未弄清楚如何發展網購。“有些百貨公司說要去搞些O2O,我也搞不清楚他們在干嘛!越說,我越搞不明白,所以我們(百麗)先不要亂撞。”盛百椒認為,線上線下一體化應該是趨勢,不過具體做法仍有待弄清楚。
盛百椒又批評,線上線下出現不公平的經營環境,價差遠遠大于歐美國家,直言難以解決價差問題。他形容,過去兩年低估網購發展對實體店的影響,但公司今年不會加大網上業務的發展力度,而是會先做好內地架構優化,以及對IT系統升級換代等。
另外,利信達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劉舜慧表示,今年首季同店銷售增長情況與去年相若,旗下中檔品牌CNE自今年2月起轉型電商業務后,表現超乎預期,預料會為公司帶來不錯的盈利貢獻。另該公司目標今年電商業務佔總銷售額10%。
受電商崛起影響,利信達部分CNE品牌店舖錄得虧損,劉舜慧表示,集團希望在電商熱潮中分一杯羹,該公司去年關閉105間CNE品牌店舖,變身線上品牌,并于今年2月,在淘寶天貓店重新上市。
利信達擬關閉57店舖
劉舜慧續說,該品牌馀下57間店舖將于年內陸續關閉,隨后會于內地一線城市重開6至10間品牌體驗店。她強調,將採取線上線下同價策略,約為300元至400元人民幣,較轉型前便宜20%至30%。
利信達日前公布,截至2月底止全年純利激增60%,同店銷售增長13.8%。鑒于期內出售物業獲利,公司派特別息11仙,使派息率達60.1%,若撇除該因素,維持與過去相若的50%派息比率。
集團首席財務總監袁智榮預算,今年資本開支維持5000萬元,與去年相若。他表示,公司今年約有5間本港店舖續租,主要為商場舖,預計續租租金升幅約10%至2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