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鞋王”達芙妮積極面對業績下滑 重塑電商業務
對于這位線下的“大眾鞋王”來說,不管是“雙十一”的表現,或是其目前在鞋類電商中所占的份額,都與其線下地位并不相匹配。但是,如果你了解達芙妮在線上所走過的曲折道路,或許可以把“雙十一”的成績單看做“大眾鞋王”電商回歸和重塑的一個信號。
沉寂了數個月之后,達芙妮新任電商負責人陳葆芬終于開口了:達芙妮將重塑電商。電商網站的大起大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的“急功近利”。
曾經在鞋類電商中,絕大多數人信奉一個理念:跑馬圈地沖規模,決定了企業未來在電商上的話語權和發展速度。持這個觀點的不在少數。樂淘、好樂買、優購、淘鞋網等垂直B2C平臺都曾投入大量資金在燒廣告、拼規模上,這個行業最瘋狂的時候,廣告營銷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80%。
2011年下半年,伴隨著電商寒冬的來臨,這些鞋類垂直B2C或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或轉做毛利率更高的自由品牌,或縮減開支,掃起落葉好過冬。
2012年7月,達芙妮投資的電商項目耀點100以搬遷為由,終結了官網的服務。一直被達芙妮集團給予厚望的耀點100,終究沒有逃過這次寒冬,這也對達芙妮電商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在投資耀點100之前,達芙妮電商曾經有過一個美好的構想。2006年,達芙妮開始涉足電商,相比鞋類的同類電商,這個時間點算早的。那時,網絡購物還沒有現在這樣的滲透力。
對于一年銷售幾千雙鞋子的“大眾鞋王”來說,本身具備很龐大的消費客層,如何維護這些客群,做好客戶的黏性,帶動其他品牌的銷量,顯然不是線下幾家店鋪能完成的。
如果按達芙妮每年銷售3000萬雙鞋子的銷售量計算,平均每位消費者每年買六雙鞋子,那么達芙妮一年就有500萬會員。如果將這些會員吸引到線上買東西,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有待深挖的寶礦。
也就是說,達芙妮電商更多地扮演了打通內部資源的角色。通過達芙妮CRM系統,將線下的會員引導到線上,在線上的達芙妮旗艦店中,消費者不僅可以看到達芙妮的產品,也可以選擇旗下從低端到高端的十幾個品牌。
如果說,2006年達芙妮進入線上還只是試水階段,其電商業務還是由外包團隊完成,那么到了2009年,隨著電商在大陸市場的增長,達芙妮集團開始組建自營電商公司“愛攜”,才算是真正在電商業務上發力。
建立自營電商團隊的達芙妮將電商策略分為兩塊:一塊是女性平臺策略。作為一個新事業,這個項目著重于女性社區的打造;另一塊則是鞋類的營銷,借助達芙妮的品牌優勢,進行全網絡營銷,并針對線上市場,開發網絡專供款。
然而這個美好的構想因為達芙妮集團投資耀點100的消息傳來而擱淺。2010年,達芙妮以3000萬入股耀點100,占股10%。兩年后,被寄予厚望的耀點100倒閉,其獨立B2C的嘗試也宣告失敗。
對于達芙妮過去幾年的經營方向——從電商外包、全網營銷到做獨立B2C——幾經周折的功過對錯,現任達芙妮電商副總陳葆芬認為:“過去的經營并不能單純以對錯定論,我認為不同的時間點會有不同的思維。無論是跑馬圈地還是垂直電商,在當時都是適當的決策。現在隨著國內電商環境的成熟改變,大家經過沉淀,對持續燒錢沖流量開始持審慎態度,就看每家公司如何適應環境的改變,去做出最適合公司體質的調整。”
對于達芙妮來說,是全網營銷,以賺錢為盈利模式;還是做垂直電商,在這個還沒有領頭羊出現的行業,繼續沖刺規模?
陳葆芬回答:“達芙妮暫時不會做綜合電商,也不會為了沖規模而控制不好毛利潤。我們現在要走一條更穩健,更合適我們達芙妮的道路。”
當商業模式慢慢回歸到一種理性狀態時,或許是整個電商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