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本土女鞋行業發展狀況解讀
2013年在中國的整個鞋業市場都風起云涌著運動鞋行業的高庫存、童鞋動漫產業興起、戶外行業的異軍突起,鞋界的是是非非仍然無法掩飾迅速改朝換代的中國女鞋市場。雖然百麗達芙妮當道,但是全國的女鞋市場仍然是穩定增長,市場永遠都不能忽略有著強大消費心力和消費能力的中國女性。
一、女鞋行業現狀
中國制鞋業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改革開放的流潮,中國承接國際制鞋業的轉移,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鞋業生產中心和銷售中心,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發展平臺,并且已基本占據了全球中低端的鞋產品市場,而使傳統的制鞋大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已放棄中低端市場,全部轉向高端市場,南美巴西的制鞋業也開始轉向高端市場。
產業分布情況
從產業分布上看,中國鞋業仍然保持集群式發展狀態。主要四大產業集群:一是以廣州、東莞、惠東等地為代表的廣東鞋業基地,主要生產中高檔鞋;二是以溫州、臺州等地為代表的浙江鞋業基地,主要是生產中低檔鞋;三是以成都、重慶為代表的西部鞋業基地,主要生產女鞋;四是以福建泉州、晉江等地為代表的鞋業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運動鞋
二、女鞋行業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鞋類生產和出口國,國內鞋類產業正在以15%的速度持續發展,中國鞋類總產量已占世界總產量的66%,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鞋類生產和出口貿易中心之一。
我國鞋產品出口仍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但同時也受到幾方面因素制約:一是歐盟皮鞋反傾銷影響依然存在,導致我國皮鞋總體出口量呈下降態勢。二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而鞋產品的價格卻難以同步上漲,企業發展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三是來自越南等國的競爭壓力在上升。目前巴西、越南、印度等國不斷增加鞋產量,與我國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形成了較強的競爭。
今后中國制鞋業的發展必然要從低端市場走向中高端市場,要從數量型向品質型和效益型轉變,產業升級換代是必走之路,因而,從數量上看,中國鞋業的生產量和出口量或許今后將有所下降,但品質將得到提升,產品價格和出口總值將會不斷增長。
中國制鞋業今后的發展目標應是產業的國際化,和市場的全球化。我們建議內制鞋企業加強品牌意識,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提升產品品牌附加值。同時,企業加大質量、設計等方面的科研投入,提高產品的利潤率水平。以長袖善舞的優勢占領國際市場空間,實現制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女鞋行業主要產地分析
溫州鞋業“重男輕女”
長久以來,溫州鞋業都處在“陽盛陰衰”的尷尬局面,在廣東、成都、桐鄉等女鞋優勢基地的壟斷下,溫州女鞋一直無法突圍,成為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在男鞋內銷市場日益飽和,外銷皮面鞋受阻,女式革鞋成為新賣點的局面下,挖掘女鞋市場潛力是許多溫州鞋廠看到的一個新機遇,能把這個弱項抓起來,無疑會獲得一次再度起飛的良機。溫州女鞋如果能與男鞋并駕齊驅,溫州的“鞋都”地位將更加難以撼動。
簡單總結,溫州女鞋與男鞋相比,落后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知名度低,知名品牌少。在溫州,最頂級的幾個品牌都是靠男鞋起家的,康奈之所以今年如此下大手筆,以密集轟炸式的廣告鋪天蓋地地宣傳限量版女鞋,就是要以這種辦法強化康奈也能做精品女鞋的信息,打破消費者和行業內外對康奈品牌=高檔男鞋的傳統印象。康奈此舉正是反映和代表了溫州女鞋所面臨的現狀,數一下現在溫州業內的知名品牌、免檢產品,男女鞋有多大比例,就知道溫州女鞋在品牌建設上的不足。
2、溫州本地女鞋產業鏈不健全甚至脫節。很多年以來,溫州本地的鞋面革生產廠家只做男鞋用牛皮革,看一下溫州最大的兩個鞋料市場,高檔女鞋所需的鞋材產品明顯缺乏,女鞋所需的羊皮鞋面革、女式鞋跟、五金鞋扣等都是市場上最不好找的產品。與廣州市場上女鞋原料琳瑯滿目的情況一比較,便可看出差距。
3、信息滯后,研發能力低,款式靠模仿,生產靠貼牌。款式開發和用料風格一直以來是整個溫州鞋業的弱項,在女鞋上就表現得更加明顯,就算在現在溫州最知名的幾家品牌專賣店里,還經常可以看到款式雷同的產品。而且許多鞋廠為彌補自身開發生產能力的不足,大量在外地鞋廠貼牌生產女鞋,規模越來越大,逐漸喪失了女鞋生產的主動權,因為不由自己的企業設計開發,產品款式總是慢半拍,跟不上最新的流行時尚,貼牌價格也越來越高。
{page_break}
廣東惠東女鞋市場分析
從1981年開始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廣東省惠東鞋業已形成了制鞋、鞋材、制鞋技術、流通市場等配套齊全、分工協作的制鞋體系和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格局,造就了一批知名企業和名優品牌。2006年6月,惠東縣被廣東鞋業廠商會和廣東省皮革工業協會聯合授予“廣東女鞋名城”和“廣東省鞋材生產基地”稱號;2006年8月,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皮革協會聯合授予“中國女鞋生產基地”榮譽稱號。惠東鞋業已成為中國鞋業“三駕馬車”之一,與浙江溫州的皮鞋、福建泉州的運動鞋并駕齊驅。
1、產業規模優勢突出
全縣現有制鞋企業3362家,其中女鞋企業占98%,從業人員達26萬多人,擁有自動化制鞋生產流水線322條;冠省名的制鞋企業有3家,冠市名的45家,有2家企業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民營科技企業,有20多家制鞋企業被評為惠州市民營企業100強;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制鞋企業有70多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制鞋企業有100多家;年產鞋50萬雙以上的企業有95家;全縣有100多家制鞋企業建成花園式廠房,面積共162萬平方米。目前,惠東鞋業的發展已由黃埠、吉隆向平山、大嶺等鎮延伸發展,產業規模越來越大。
2、產業外向型特色鮮明
全縣制鞋企業已擁有8000多人的營銷隊伍,在廣州、北京、上海、沈陽、香港等10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惠東鞋連鎖商城”,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縣有260家制鞋企業取得了一般納稅人資格,100多家取得自營進出口權,132家鞋企業在海外設立了貿易部,遍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形成規模較大的銷售網絡,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
全縣年產鞋6億雙,其中90%為女鞋,產值18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7.5%,占全省的16.5%,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5%。鞋產品出口總額78億元,占全縣出口產品的41%。
3、產品合格率99%
20世紀90年代惠東鞋業蓬勃發展的時候,一些精明的臺商、港商紛紛前來投資開辦制鞋企業。盡管這樣,惠東鞋業主并沒有排擠同行,而是通過提升質量和技術,搞好流通,提高知名度和信譽度,使自己的產品始終一枝獨秀,獨占鰲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民營制鞋企業占了95%以上。
惠東鞋以款式新穎、時尚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近幾年,制鞋企業紛紛采用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流水線生產,全面提高鞋產品質量,惠東鞋產品合格率達99%,130多家鞋廠通過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制鞋企業還加大技術創新和設計創新的投入,專門設立研發中心從事產品研發,實行“走出去”戰略,全面掌握全球流行款式、流行趨勢,使當地鞋的外觀和款式一直領導潮流。其中有15家企業分別獲得2006年“真皮標志杯”全國合成革時尚女鞋設計大獎賽金、銀、銅獎。特別是在成功舉辦三屆鞋文化節后,“惠東鞋”更是聞名海內外。現在廣東人千里迢迢從北京或者上海等城市買回惠東鞋的事已屢見不鮮。無論是廣交會、中博會,還是德國杜塞爾多夫和意大利米蘭國際皮革展銷會,老外們都對惠東鞋贊不絕口。
4、產業品牌效應明顯
惠東縣通過舉辦鞋文化節,不僅有效地提升了惠東的知名度,而且跨越式地促進了惠東鞋業的發展,目前,全縣有2000多個鞋產品申辦了注冊商標,至2006年,全縣有2個國家免檢產品,14個鞋產品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4個鞋產品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3個鞋產品被評為廣東省皮革行業特色品牌;至2006年上半年,全縣有23個鞋產品商標被評為惠州市知名商標,3個鞋產品被評為惠州市名優產品。
5、鞋材生產基地不斷發展壯大
全縣制鞋企業每年需用鞋底、鞋跟、面布、中底布等鞋材達40億元。目前,占地6000畝的惠東縣鞋材生產發展重點工程正在規劃建設中。
制鞋業已成為惠東縣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以來,惠東縣委、縣政府作出了構建吉(隆)黃(埠)鞋業經濟核心區的決策部署,并把開發建設“廣東省鞋材生產基地”作為重要措施抓好落實,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引導鞋業企業進行觀念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促進鞋業企業向生產基地化、營銷網絡化、產品名優化、市場國際化、規模集團化方向發展。
{page_break}
龍崗女鞋市場分析
“中國鞋看深圳,深圳鞋看龍崗”。龍崗位于深圳的東北部,以生產高檔真皮女鞋聞名于世。創造了達芙妮、富利明達、阿儷達、友男友女、三番、明輝、賜昌等一大批女鞋和女鞋配套生產企業的知名品牌,多家企業獲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龍崗區鞋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五金、鞋扣、家具、手袋等相關行業,打造了一個產業布局集中、品牌倍出的龍崗區域鞋業新特色。
龍崗區現有皮革鞋業企業1000多家,約有2/3的企業聚集在龍崗街道,從業人員達30萬人,年總產值200多億,占廣東省總產量的70%,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0%。在龍崗的鞋廠中,70%以上以生產真皮中高檔女鞋為主,包括女涼鞋、春鞋和皮靴,因此龍崗在業界有“中國真皮女鞋生產基地”的美譽。
據了解,龍崗區2005年生產鞋8億多雙,龍崗鞋業在國內外市場已經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其中女裝鞋在國內的占有率達35%,鞋類產品46%打入國際市場,許多鞋類產品進入北美、歐洲、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市場。
眾所周知,就整個廣東而言,鞋業面臨著“制造大省”和“品牌小省”并舉的窘迫。雖然年產40億雙鞋,出口的卻有近30億雙,中國鞋在全球產業鏈的分工中目前只占有了制作環節的優勢,因此出口加工與品牌基本無關。即使內銷企業中的品牌,也是熱衷于代理洋品牌或者制作洋品牌。
龍崗的高檔真皮女鞋,像鶴山的高檔真皮男鞋、惠東的時尚女鞋、東莞的外銷品牌鞋一樣,在行業內早已具有了相應的市場地位。但是,這些行業地位不是屬于具體某個企業的而是屬于該地區的,生產企業大多扮演著接單貼牌的角色,只從事于生產環節,在流通和零售環節投入很少。
目前,龍崗絕大多數鞋廠雖然仍要依靠來單加工生存,但比起幾年前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一些廠家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品牌匱乏”的危機,它們不僅僅滿足于給別人加工,掙取微薄的加工費,從而自覺走上了創立自我品牌的路子,龍崗區皮革鞋業商會會長梁惠南說,“生產和銷售自己的產品已經是很多鞋廠已經或正在做的事情”。
成都女鞋市場分析
近幾年來,隨著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傳統產業的生產環節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成都制鞋業依托沿海優勢企業和國際低端低價市場,通過開展貼牌代工、來料加工、來樣訂做等業務,產業規模快速壯大。目前,成都已形成由近4000家相關企業組成的產業集群,產品年銷售收入逾100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10億美元,約占80%。成都鞋業作為四川省的特色優勢產業,已形成了“四川鞋業在成都,成都鞋業看武侯”的良好發展態勢,武侯區鞋都工業園區及其周邊聚集了四川省80%以上的制鞋企業,形成了配套成龍、產銷一體化、年產皮鞋過億雙、年產值過70余億元的規模產業;其中女鞋產量位居全國第三位。
成都女鞋60-70%的產品是出口俄羅斯,實際貿易在10億美元左右,主要以中低端市場為主,難以進入商場、百貨超市等主流消費市場,長期以零售的形式存在,更為令人擔憂的是為了抵消2004年4月俄羅斯海關對從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帶來的成本提升,成都女鞋的出口產品90%以上是通過“灰色清關”的邊貿方式!
四、女鞋行業明星
女鞋行業部分重點企業Logo公司名稱地區公司介紹
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目前,本集團擁有的自有鞋類品牌包括:Belle(百麗)、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Staccato(思加圖)、FATO(伐拓)、Senda(森達)、好人緣、BASTO(百思圖)、MILLIE’S(妙麗)、Jipijapa、Joy&Peace(真美詩)等。公司代理的鞋類品牌包括:Bata、ELLE、BCBG、Mephisto、Geox、Clarks、Merrell、Caterpillar、Sebago等。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溫州公司現有員工2萬多人,擁有三大鞋業生產基地、五大鞋業品牌。在全國設立了30多個省級公司、3000多家連鎖專賣店、800多處店中店。同時,在浙江溫州、廣東東莞及意大利米蘭設立三個鞋樣研發中心,每年開發出數千個鞋樣新款,引領鞋業發展的時尚潮流,確保奧康品牌走在同行業的前列。
永恩集團上海1990年以自創「達芙妮」品牌進入大陸內銷市場,目前『達芙妮』已成為中國女鞋第一品牌,而本集團亦成為中國鞋業生產和銷售的領導者。
紅蜻蜓集團溫州集團經營范圍包括鞋類、運動品、服裝、皮具、教育、金融等領域;擁有上海、重慶、廣州、永嘉、溫州五大鞋類生產基地,年產皮鞋一千多萬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