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鞋女工頂起制鞋業新天地
不知何時,在德令哈廣場上多了那些擦鞋女工,—張靠背椅子、—個小矮凳、—個小擦鞋盒就是她們的工具,她們每天為了生計而奔波。但正是她們的付出,卻使不少路人腳下熠熠生輝。
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
在美食城后門外的廣場上,是德令哈市擦鞋者的聚集地,一張張椅凳一字排開在廣場兩邊,有的擦鞋女工雙手拿著擦鞋刷,在顧客的皮鞋上重復的來回刷,有的雙手拿著擦鞋布,在顧客的皮鞋上迅速的來回磨擦,幾分鐘后原本落上塵土的皮鞋就在她們手下變得煥然一新。
近日,記者來到美食城后門外的廣場上,與擦鞋女工趙大姐聊了起來。
趙大姐說,她來自青海民和縣農村,來德令哈已經有六、七年了,老家除了種地就沒友其它掙錢途徑了,于是就和丈夫帶著孩子來到了德令哈,剛來時也在一家超市打工,因家里經常有事超市不好請假,所以趙大姐就辭去了超市的工作,可趙大姐天性是個閑不住的人,在家呆了幾天,便悶得發慌。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婦聯的鼓勵下了干了擦鞋工。她心想,現在很多人都習慣穿皮鞋,皮鞋臟了總要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愿費力自己擦鞋,更喜歡到擦鞋攤擦鞋,另外,擦鞋易學時間也可自由安排。為了能多掙點錢貼補家用,趙大姐每天觸探錢就給孩子做好中午飯,中午自己也只是用帶來餅子,開水填飽肚子,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點。她說,擦一雙鞋3元,現在來擦鞋的人也越來越,運氣好的話她一天能收入三四十元,運氣不好只能收入十幾元。若遇到下雨、刮風等天氣不能外出擦鞋,所以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
最讓她高興的就是冬天和過節。那時不僅生意好而且部分顧客還會多給她付些擦鞋費。
賺錢辛苦但踏實
雖然擦鞋工作挺辛苦,但并不影響她們有著樂觀的心態。擦鞋工王大姐就是其中的一員。一手拿著餅子一手端著水杯的王大姐邊吃邊與旁邊的伙伴嘮家常。王大姐并不覺得擦鞋是很低微的工作,她說靠自己勞動賺來花得錢踏實,擦鞋雖然是臟了點累了點,但時間自由,每個月一千多元的收入貼補家里的基本花銷,她感覺很滿足。長時間低頭擦鞋,活動量少給她帶來了不少的疾病。八、九年了,王大姐每天重復著簡單而枯燥的擦鞋動作。“也許別人還會認為擦鞋臟,但擦鞋不偷不搶,是憑勞動掙錢,并不臟。”
在擦鞋工中,記者看到從事這一行業的大多是中年人。王大姐告訴記者:“現在愿做擦鞋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王大姐說,說到底,還是年輕人認為擦鞋這行當“不夠體面”。這時,坐在旁邊的趙大姐接下話茬說:“我們靠辛苦勞動掙錢的,再說擦鞋也沒什么不好。”
在繁華城市的一個角落是她們的天地,對擦鞋工來說,這也是承載她們就業致富的夢想天地。
熱情服務贏得不少回頭客
趙大姐一邊和記者聊天,一邊盯著周圍看,看到有人走出來,立即招呼,“老板,擦鞋吧,把鞋子擦一下吧。”她一邊熱情地招攬顧客,一邊用期待的目光盯著對方。顧客坐下來擦鞋,趙大姐也總是熱情接待。她說,干這行想多掙錢就要靠回頭客,服務態度好,熱情周到,客人自然愿意光顧。
一位年輕女士來擦鞋,趙大姐熱情的招呼她坐下。只見趙大姐熟練地拿著擦鞋布先把鞋上的土打去,又迅速的拿出去污膏將鞋從頭到尾去污,上油、拋光,十幾分鐘后客人的皮鞋變得油光锃亮“好似新革新皮”。這位年輕的女士開心的說:“這位大姐的手藝挺好的,原本一雙舊鞋都被大姐擦得和新買的一樣。”面對客人的夸獎,趙大姐憨厚的笑了。
趙大姐還說,由于隨處擺攤有礙市容,所以現在他們被有關部門集中到了這個廣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一邊擦鞋,一邊還得關注城管的動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