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健康童鞋”很多都不太健康 有致癌危險
傳統的人類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投射到童鞋,“無害”應是一雙“健康童鞋”的基本標準。
在多多馬、江博士等童鞋品牌大張旗鼓打出“健康童鞋”的標語后,國內不少童鞋品牌相繼在各自產品推廣的方方面面烙上“健康”二字。實際上,“健康童鞋”很多都不太健康。
“健康鞋”這個概念最早由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中國兒童健康專家丘理通過翻譯國外論文而提出。“健康童鞋”正是它的延伸。之后,丘理總結了“健康鞋”的三要素:適腳性、功能性、安全性。
適腳性,指鞋的大小、肥瘦以及鞋型符合腳型;功能性,指鞋前有包頭以保護腳趾、鞋中有鉤心、鞋后跟硬挺以保護踝關節;安全性,指鞋材、鞋用膠無毒無害無致癌物。
如今國內的童鞋企業大多能夠達到功能性,但適腳性和安全性不容易達到,尤其是安全性,而安全性恰恰最致命。
2012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童鞋抽查結果,其中上海斯乃納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斯乃納兒童皮鞋游離甲醛實測值達646mg/kg,南京明璐鞋業有限公司生產殘的膠粘童鞋游離甲醛實測值為373mg/kg,均超出標準4倍左右。
游離甲醛指高溫生產線中未反應生成膠的一小部分甲醛,它對人的神經系統會造成嚴重損害。長時間穿著甲醛超標的鞋,和人體皮膚摩擦,游離甲醛滲透或揮發出來,可引發呼吸道慢性疾病、眼部疾病、皮膚過敏等。據美國醫學部門調查,甲醛釋放污染是造成3-5歲兒童哮喘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然而,游離甲醛是一雙童鞋生產過程所需材料中對人體造傷害較輕的有害物質之一。五氯苯酚,常用于皮革品的防霉劑,屬中等毒性,皮膚接觸有明顯刺激作用,會出現代謝亢進和高熱癥狀,數小時內病情加劇導致心力衰竭可引起死亡。六價鉻,皮革鞣制過程中產生,極容易通過呼吸道、皮膚及粘膜被人體吸收,有致癌危險。
鞋類生產中80%是膠粘鞋,膠粘劑的使用必不可少。大多廠家選擇了用混苯膠和含苯的處理劑,因無苯膠和無苯處理劑成本高、工藝繁瑣,這樣才導致了苯中毒成為鞋制造業的一類職業病。苯在常溫下呈現為一種無色、有甜味的透明液體,具有強烈芳香氣味,是一種致癌物質。據資料顯示,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機制品的接觸歷史。
歷年的童鞋質檢結果中并沒有出現過諸如苯超標這樣嚴重的問題,是因為實際上不存在嗎?相對于游離甲醛,五氯苯酚、六價鉻、苯等有害物質的檢測程序雖然更復雜,但到底還是這些檢測將嚴重損害到企業及其品牌的利益。業內人士透露,要是動真格全面檢測,大概7成的國內童鞋得下架。
和其他企業一樣,國內童鞋企業多會兼做外貿和內銷。記者了解到,國內出口的童鞋極少出現苯等有害物質超標,因為國外的檢測標準極為嚴格,絕不會允許有害的產品進入到他們國家。而國內的童鞋檢測標準還沒有那么嚴格,企業老板便鉆了這個空子,甚至僥幸以為只要穿著襪子就沒事了。但事實上,小孩子個頭低,皮膚嫩,有害氣體更容易被吸收進體內,加上鞋子不通氣,溫度越高有害物質越揮發得厲害。
健康已經逐漸成為當代消費的核心趨勢,中國有2.18憶個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們對孩子的健康越加重視。童鞋企業正是抓住這點,紛紛喊話要“打造中國第一健康童鞋”,要“關愛兒童的健康成長”。“真正從‘健康童鞋’角度來研發童鞋的企業還不多,大部分童鞋企業還是停留在口號和宣傳的營銷上。”福建省鞋業行業協會童鞋分會秘書長謝家聲說到。
作為普通消費者,對于“健康童鞋”這樣的產品是否名副其實根本無從考究,僅僅從童鞋的外觀上也很難判斷出是否合乎標準,因此行業中只能依靠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等國家機構把關。
目前,國家發布實施的童鞋標準有《兒童皮鞋》標準(QB/T2880-2007)《布面童膠鞋》標準(GB-25036-2010),《兒童運動鞋》和《兒童涼鞋》國家標準正在審批中。另外《兒童休閑運動鞋》標準(DB35/T1091-2011)為福建省的標準。
據悉,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于今年下半年上報了關于2014年國內童鞋必須通過環保檢驗的國家強制性標準。童鞋標準正趨于完善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