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企業維權困難 阿迪達斯深陷信譽危機
自今年的8月以來,就一直盛傳國際運動服裝巨頭阿迪達斯將和國內的數十家代工企業“劃清界限”,斷絕代工合作的關系,這讓國內300家代工廠甚是恐慌。隨著今年七月阿迪達斯證實其在華的唯一直屬工廠,蘇州工廠將關閉。這使得阿迪達斯的去留變得是普所迷離。使阿迪達斯陷入了“誠信經營、忘恩負義”的輿論漩渦。也讓國內眾多的代工企業面對集體維權的困境。
去年的5月,有傳言稱,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因素影響,阿迪達斯將關閉在華的唯一直屬工廠,蘇州工廠,引起一片恐慌,但是隨后,阿迪達斯中國財務運營總裁兼阿迪達斯蘇州工廠直接負責人ErickHaskell去年11月就此問題專門召集數十家供應商舉行座談會,其否認了阿迪達斯蘇州工廠即將關閉的消息,并承諾合作在2015年前不會改變。
但是誰曾想,時間僅僅過去半年,今年的7月19日,阿迪達斯證實,受困于成本壓力等因素,已經決定關閉在華惟一一家直屬工廠——蘇州工廠。
所以阿迪達斯當初的承諾變成了笑話,也使得300多家的代工型鞋服企業變的是焦躁不安,既然指數的工廠已經關閉,誰能夠保證阿迪達斯不切斷與代工型企業的代工合作關系,進而“孔雀東南飛”,到東南亞尋找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市場?而且阿迪達斯之前已經表示出了這樣的態度。
而近日有傳言,阿迪達斯將于今年10月終止部分在華代工廠合同,國內多家為阿迪達斯生產運動裝、T恤等十多年的代工廠已經陸續接到通知,將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陸續解除代工協議,終止合作。這讓國內的眾多代工企業面臨集體維權的困境。
22日,阿迪達斯方面再次做出澄清,稱其在中國與300多家鞋服代工廠仍然有合作關系,也將繼續“履行對中國的承諾”。阿迪達斯表示,與十家代工廠終止合作是為了優化全球采購架構,不會對阿迪達斯在中國的生產總量產生影響。并強調強調,“中國過去是,將來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采購市場。”。
但是這樣的口頭承諾并不能讓眾多的代工企業信服,因為阿迪達斯之前的表態已經是“口頭的支票”。
據悉,今年8、9、10三個月按照往年的訂單量的話至少有25萬件,而今年卻只有2萬余件,可見10多家代工企業被斷奶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有工廠負責人認為,這2萬件也不過是阿迪達斯為了把時間拖延到10月勉強維持的訂單。
阿迪達斯這樣反復無常的態度,使得國內300多家的企業面臨集體維權索賠的困境,一位工廠負責人如是說道,阿迪達斯于1996年前后進入中國,他的代工廠與阿迪達斯已經打過十幾年的交道,除了目前產生的矛盾外,阿迪達斯在生意過程中還是一個不錯的合作伙伴,但是我們幫著它長大了之后它就忘記從前。現在為了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市場,拋棄我們,我們只能選擇維權,但是維權也是困難重重。
首先,去年11月座談會上阿迪達斯方面給予的只是口頭承諾,并未形成書面文件。據與會的人士透露,當時我們提出讓他寫一個書面協議給我們,他當天的托辭是承諾書只能稍后由律師來起草,但后來就一直沒有給我們。但是會議的錄音。但這份錄音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受到質疑,是否能夠當成維權的證據還不得而知。
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秘書長郭煒文認為,企業在做決策的時候要進行風險評估,當時就應該堅持簽協議,“要對方負責任,那么之前就要簽協議。你沒有任何的協議,這是很難做得下去。”
據上海知名律師嚴義明分析,代工業企業討要說法比較困難。一般代工廠與品牌公司之間都會簽署代工合同,且有期限規定。只要阿迪達斯方按合同規定,提前一到三個月通知代工廠終止合同,是合法的。
據悉阿迪達斯2009年提出一項名為Gassa Milestone計劃,該計劃對代工廠的產能、設備、軟件等作出評分,評分不達標的企業將被淘汰。由于這項計劃,代工廠紛紛在培訓、設備、軟件上投入不少資金。
因此代工企業要求阿迪達斯方面賠償機器的折損費用,但是阿迪達斯方面表示,對于代工廠的機器設備不在補償范圍之內,
專業律師指出,代工廠在與客戶合作過程中,客戶要求提高設備的質量是合乎情理的,針對專門用于阿迪達斯產品生產的特殊機器設備,應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如果沒有合同約定,從誠信原則來說,代工企業可以向阿迪達斯提出賠償,但最終還得看是否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代工廠只有在與阿迪達斯簽訂相關協議的前提下,才能找它分攤成本。所以這樣的賠償訴求在法律上來說有些牽強,對于工廠來說很有風險。
同時即使走法律的途徑,由于代工企業眾多,單個行動,肯定是勢單力薄,動不了阿迪達斯。但是聯合起來,政府沒有扶持的律師團隊,要打官司得自己請律師,花費不小。且在維權上缺乏經驗、資金和精力,處在弱勢地位。{page_break}
對于維權的困難,實際上也反映了整個紡織代工行業的維權困境,就是法律意識的淡薄,導致在維權的時候處于弱勢的不利地位。面對國際巨頭的巨額訂單的誘惑,往往代工企業搞內部的競爭,窩里斗,為了拿下業務而草率的簽下合同,對于其中的一些有爭議的條款和不明白的地方暫時擱置,有的甚至就沒有簽合同。而跨國公司都是實行的“最廣市場,最低成本”全球戰略,一旦這個地方成本升高,就會走人。所以當時的草率為將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埋下了隱患,當然后果也是自己承擔。
因此建議國內的代工企業在簽合同的時候,找相應的律師、法律人士或法律顧問對合同條款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把關,對于一些對自己特別不公平的條款,要做出修訂后方可簽。不能為了拿下業務訂單草率的簽合同,同時在維權的時候,不能孤軍奮戰,而是要組成聯合,行業協會應該在背后提供支持。
分析師王強認為,阿迪達斯終止和大陸代工型企業的合作還是有可能。其關閉在華的指數工廠就是前兆,根本的原因就是大陸的人力成本不斷的攀高,相比起東南亞已經沒有了優勢,單絲大陸的代工型企業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和集群效益是東南亞的國家不能比的。而且巨大的消費市場也是東南亞不能比的。所以阿迪達斯強調,中國過去是,將來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采購市場。
所以繼續維持和大陸代工型企業的合作在道義上和經濟上都是有合理之處,不過阿迪達斯很可能采取折中的辦法,就是減少代工企業的合作規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