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為中小鞋企保駕護航,助力成員國鞋業發展
據報道,東盟成員國大多是發展中國家,中小鞋服企業數量占各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在創造就業機會、出口創匯、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等方面,充分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截至2011年底,印尼中小微企業總數達到5200萬家,吸納了97%的勞動力,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占出口總額的70%;泰國現有300萬家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雇傭勞工1050萬人,占勞動人口總數的78.2%,產值為3.75萬億銖,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7.8%;新加坡每10個就業者中,就有6人受雇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越南90%以上的農業企業均為中小企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中小企業的“全能”作用更加突出,例如,柬埔寨目前共有589家制衣和制鞋企業,員工40.6萬人,占就業總人口的24%,去年出口創匯43億美元,在出口總額中的比例高達88%。
與此同時,由于種種原因,中小企業又是社會經濟群體中的“困難戶”,在生存、發展、抵御風險等領域面臨著諸多困難。多年來,幫助中小企業在生存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跨越,始終是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在這方面,東盟國家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成效顯著。
政策措施保駕護航
2000年1月,泰國出臺其第一部有關中小企業的法案“中小企業促進法”,標志著泰國中小企業發展進入了規范化階段。馬來西亞政府在2012年至2020年中小企業發展藍圖中,提出采取6項措施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印尼政府在傳統產業結構調整中,一直重視在政策、資金、稅收、國內市場扶持,以及鼓勵出口等方面大力支持私營企業的發展,尤其強調提高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2008年以來,文萊政府對中小企業采取了大面積、大幅度的減稅計劃,僅2008年至2009年就減稅4.5%,極大調動了中小企業和外國公司的投資積極性。此外,越南前不久通過提案,將中小企業和雇傭大量員工的企業稅收削減3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