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談溫州鞋企拓展利潤空間妙計
眾所周知,與晉江、東莞一樣,溫州也是中國鞋履主要生產基地之一。不過,前者以大中型鞋企為主,而溫州鞋業則中小鞋企居多??梢哉f,鞋業經濟是溫州的命脈,而中小鞋企則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細胞。正如專家所說的,溫州鞋業之所以聞名,不是幾家大鞋廠的功勞,而是數以千計的小作坊“聚合”的結果,“是他們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溫州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產、供、銷,每一條線上都有企業,危機來臨時,抱團存活的概率才大。但隨著轉型升級的腳步加快,溫州鞋也不可避免地面臨洗牌。

去年底,有100多家鞋廠倒閉,基本都是鞋類產品質量較差小廠。浙江檢驗檢疫局認為,這種洗牌不僅沒有影響溫州鞋的生產狀況,反而有利于提高整個鞋業的整體質量。這些家庭作坊式小廠關門倒閉,是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溫州鞋業要在國際市場搶得地位,就要擴大規模,“走”規模經濟之路。因此,重壓之下的溫州鞋沒有出現衰退跡象。
“溫嶺鞋業如果不進行品牌經營,不出5年就會被淘汰。”這句話出自浙江一鞋企品牌加盟商之口。在溫州,制鞋企業多達6000多家,但擁有自主品牌的卻很少。大多數鞋企走的是中低端廉價產品路線,每雙鞋的利潤只有2%左右,有的甚至無利可圖。所以,喪失成本優勢后的溫州鞋業該何去何從?對這個問題,檢驗檢疫部門、鞋企負責人、鞋革商會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品牌提升是必由之路。
談到“品牌”,一女鞋廠商朱富德打開了話匣子:“以前給品牌廠加工,我的鞋賣17元,而他貼上自己牌子轉手就賣30多元。”貼牌與自主品牌,讓朱富德看到了企業競爭力的高低。經過對溫州和福建鞋業進行全面考察,朱富德很感慨:“福建一些鞋企,像ABC、安踏,創辦前期規模跟我們差不多,現在卻走在我們前頭。為什么?因為他們懂得品牌運作。”

除此之外,到新興市場淘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近年來,歐美等傳統出口市場低迷,溫州鞋業制造順時應勢,鼓勵鞋企加快“走出去”步伐。比如打入俄羅斯市場,溫州鞋業有著自己的“獨門秘訣”——在境外設立加工企業。
其實,國外特別是俄羅斯等國的“灰色清關”一直存在,外國鞋子很難“走”進去。溫州一些龍頭鞋企通過在俄羅斯、烏克蘭等地辦廠,實現產品本地化,既可避免較高的成品鞋關稅,也有效抵制了相關貿易壁壘。
從整個溫州鞋業市場來看,溫州鞋確實存在著很多不可估量的發展優勢,作為素來有猶太人之稱的溫州商人也將一鼓作氣創造出屬于溫州鞋專屬的利潤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