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小吃規劃上市 中國民營鞋企激情澎湃
日前,有報道稱福建的“沙縣小吃”正在謀取整體上市。消息一出便引來了全中國的一片嘩然,有人說沙縣小吃上市只不過是新年伊始的美好愿望,但其實不然,我們知道,在中國能找到沒有沙縣小吃的制鞋大國的身影下,民營鞋企則扮演者舉足輕重的地位。
上市對于草根出身的中國民營鞋企來講,就算說不上到美國哈佛大學留了回洋,那也是北大、華大的總裁班里充了次電。資本市場上有著它們需要的規范化改造動力,有著可供募集的大筆資金來突破發展瓶頸。也正因為都是草根出身,它們對上市的期盼,讓歐美各國的企業望塵莫及。
不過,很特別的一點是,2011年的中國民營鞋企,并不是為了上市而上市,它們所走的上市之路,目的性非常強,想法很明確。適逢歐美經濟低迷和危機的干擾,這一年的上市路走得尤為不易,相對于困難而言,泉州鞋企的上市激情真的是很高很澎湃,計劃很大很豪壯。
一直以來,民營鞋企就通過上市演繹著傳奇:安踏2007年香港融資超過35億港元,后來特步、361°分別融資22.3億、20億港元,加之在新加坡集資的鴻星爾克等企業,2009年年底泉州鞋企融資總額超百億。“匹克體育”上市發行4.2億股,每股3.7港元,董事長許景南持有超過61%的股權,家族資產逾50億港元。此次上市成功后,丁氏家族將迅速積累財富,企業獲得了持續發展的資金。近幾年鞋業競爭日趨激烈,終端渠道的擴張、品牌宣傳的廣告投入、新品研發設計,沒有巨額獎資金支持將難以為繼。
突破家族制轉向現代管理
通過上市,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現代管理水平,是許多家族鞋企的迫切要求。隨著企業的發展,家族決策已經“力有所不逮”。所以上市改變治理結構,實現制度化和規范化,在企業戰略布局和品牌定位方面理清了思路。
鞋企家族化的經營的通常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結合,這對鞋企創業之初的發展十分重要。但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尤其是大權移交到第二代手中的時,如果家族化一成不變,經營理念往往難以跳出家族利益的圈子,企業缺乏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家族鞋企上市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轉變管理模式,而且可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如股權的界定等,同時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規范制度和透明的財務披露、運作機制提升了企業的綜合水平。
但是,面對新一輪的企業上市潮,我們不能盲目跟風,必須提前做足準備,以更好地抓住發展機遇。對此,石獅市私營企業協會會長李俊概指出,企業在上市前首先應該打響品牌,做好投資,擁有大的盈利規模。另外,企業在進行私募融資時,應關注“怎么談價錢”這一關鍵點,讓投資人認同你的理念。李俊概特別強調,目前石獅企業最大的瓶頸不是“錢”,而是人才的瓶頸。除了人才上的瓶頸,企業突破瓶頸還需面對規范化問題和管理問題,尤其是家族企業的轉變和股權結構的優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