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鞋業高新資質出漏洞難掩經營困局
“穿市場,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一句“穿奧康,走四方”的廣告詞,讓奧康皮鞋成為很多中國人腦海中最熟悉的國產皮鞋品牌。9月23日,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康鞋業)成功過會,計劃發行不超過8100萬股,募集資金10.22億元。
溫州奧康女鞋
然而,就在奧康鞋業準備馳騁A股市場之際,其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與疲弱的財務狀況都引發了業界的質疑。“在多項指標均不符合的情況下仍能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實在無法不動搖投資者對該公司的信任。”從事證券業務的律師臧小麗對記者評價道。
高新資質漏洞百出
溫州奧康鞋業招股說明書顯示,根據浙江省科學技術廳、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國家稅務局和浙江省地方稅務局下發的《關于認定杭州華揚電子有限公司等203家企業為2010年第二批高新企業的通知》,奧康鞋業被認定為浙江省2010年第二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3年,也因此,企業在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所得稅優惠期間,能夠享受到15%的所得稅率(非優惠稅率為25%),這對上市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根據Wind數據公布的調查結果,全部36家服裝鞋帽上市公司中,在2010年能享受15%稅率的企業僅有12家,而傳統的服裝鞋帽類高新企業則更少。那么,奧康鞋業是否是因為自身的卓越表現而成為行業中少有的高新企業呢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六大條件。其中第四條明示,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近3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應不低于3%。
奧康鞋業自2008年來,營業收入就一直超過10億元,因此這一項規定本應輕松符合。與之相對應的,公司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0.16%、0.79%、1.05%和0.88%,遠未達到高新企業的認定標準。
此外,《管理辦法》還規定,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必須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記者注意到,該扶持領域在規定中被分為8大類,依次為:“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有業內人士經過仔細比對后發現,奧康鞋業所從事的皮鞋、皮具生產并未與其中任一領域范圍相符。
除了對技術投入和從業領域的要求,高新技術企業還必須具備一定數量、一定學歷水平的科技研發人員。據《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需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記者查閱奧康鞋業招股書發現,截至2011年6月30日,企業研發人員,即技術人員的人數為242人,僅占公司總人數的3.21%,這無疑與高新企業10%的職工要求相去甚遠。而學歷方面,奧康鞋業僅公布了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為250人,占比3.32%。卻并未披露“專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而是以“專科及以下”學歷的人數予以公布,人數達到7287人,占總員工的96.68%。
“用這種方式顯示員工人數,就無從調查‘專科及以上’學歷職工的具體比例,無疑為企業規避了一定的法律風險。”臧小麗對記者分析道。
“《管理辦法》規定,需同時符合6大條件才能申請高新企業。奧康鞋業至少三大條件明顯不符,卻依然能獲得高新企業認定,不禁令人費解。”有投資者向記者質疑奧康鞋業的高新企業資質。
對于這種情況,方正證券分析師彭民認為,如果企業多項資質不符規定仍能獲得高新企業資格認定,那必然是與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分不開的。
為求證此事,記者致電奧康鞋業證券事務部,但其工作人員以記錄問題咨詢董秘為由,并未予以正面解答,截至記者發稿,奧康方面仍未回應。{page_break}
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有了“高新企業”的身份并不意味著就進入了保險箱。
2009年4月22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雖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但不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以及本通知有關規定條件的企業,不得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已享受優惠的,應追繳其已減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這讓某些不達標的“高新企業”
將面臨所得稅追繳的業績風險。
僅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奧康鞋業按照15%的稅率計算的企業所得稅分別為1.1億元和6456.2萬元。而若根據25%的稅率計算,則分別應為1.8億元和1.07億元,以此計算,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奧康鞋業因獲得高新企業資質而分別少繳所得稅7333.65萬元和4304.13萬元。
根據上述通知要求,如果被認定不具備優惠資質,企業要按當年利潤總額的10%來補繳已減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以此計算,如果奧康鞋業被追繳,則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分別需補交3715.5萬元和2834.7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13.14%和13.27%。
即使忽略稅收法律風險,奧康鞋業的經營現狀也不容樂觀。
作為2010年國內男士皮鞋第二品牌,奧康鞋業的產品售價從200元至3000元不等,市場占有率為5.7%。但是,雖然貴為行業龍頭,其產品的毛利率卻遠低于同行。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8年至2010年,奧康鞋業的毛利率僅在30%以下,而同樣是2010年,同行中包括百麗國際、達芙妮國際、盈進集團等制鞋公司在內的毛利率都達到了60%左右,幾乎高出奧康鞋業一倍。
對此,奧康鞋業將其歸咎為銷售渠道的不同。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因為奧康的銷售渠道主要為經銷商,部分利潤需要讓給經銷商,所以毛利率較低。而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多采用直營模式,因此毛利率較高。
奧康鞋業亦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如果成功上市,將投入募集資金中的主要部分用于建設直營店鋪,未來將在一、二、三線城市開設348家直營店鋪,總投資金額將達到8.76億元人民幣。
但是有業內人士透露,奧康鞋業正是因為對直營店的把控能力并不強,才讓該公司的營業收入越來越依靠經銷商渠道。“僅靠增加直營店數量并不能解決其毛利率偏低的問題。”該業內人士說。
財務數據存疑
就在投資者還在懷疑該公司的上市表現是否能令人滿意的同時,奧康鞋業近3年的財務狀況亦引發了業界的擔憂。
作為皮鞋生產商,皮革是其企業的重要原料。據浙江當地一家皮革加工企業透露,今年皮革行業主要原材料羊皮從去年的一平方英尺10元左右漲到了今年的15元、16元,甚至有部分羊皮價格超過每平方英尺28元,價格幾乎翻番。
同樣,在牛皮方面,已在香港上市的皮革加工企業卡森國際給出的數據顯示,2010年底牛皮價格攀上歷史高位,并直接造成皮革加工制造企業公司業務增長受損。僅今年上半年卡森國際的該部分業務就虧損1420萬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盈利8510萬元形成鮮明對比。
與業界普遍狀況不同,在奧康鞋業的招股說明書中皮革成本卻在逐年下降。其皮革成本均價從2008年的14.44元/平方英尺平穩下降,直到今年上半年,達到13.36元/平方英尺的低價。
“在行業發展整體受成本所困的環境下,奧康鞋業在最近4年的時間里卻始終保持原料皮革價格保持穩定甚至越來越低,其招股說明書公布數據的真實性實在是很難讓人信服。”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而今年上半年奧康鞋業營業外收入的暴增更為奧康鞋業利潤增長的可持續性畫上了問號。今年上半年,奧康鞋業凈利潤為2.16億元人民幣,其中營業外收入達到0.3961億元,占到凈利潤的18%左右,是2010年全年營業外收入864萬元的近5倍,更是2009年281萬元的10倍以上。
其招股說明書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業外收入的最大一筆來源是“永嘉縣財政局關于政府鼓勵扶持上市獎勵”,金額達3000萬元。
“如此高企的營業外收入,掩蓋的是奧康鞋業真實的盈利水平。”臧小麗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