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鏈斷裂、重債纏身 鞋企努力活下去
10月17日訊 生存,還是死亡?對于資金鏈斷裂、重債纏身的企業,最終抉擇已在眼前。當然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曾辛苦打拼的老板才有再次翻身的希望;只有活下去,債主們才有全身而退的機會;只有活下去,眾多員工才不會陷于飯碗敲碎的窘境。
可如何活下去?記者在采訪中聽到不少鞋服企業力破困局的精彩戲碼。有老板苦心硬挺,有政府全力援手,有債主大度通融,有員工不離不
一句話:唯有攜手同心,才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檀溪一躍”。
救企“完成時”
強力重組,“霸力”重生
霸力曾經風光一時,早年間,它是浙江的第一家鞋業集團。
霸力曾經命懸一線,兩年前老板“跑路”,企業已經瀕臨絕境。
霸力如今峰回路轉,實力更強大的法派集團介入,終于老樹迎新春。
“沒有政府大力支持,法派重組霸力的決心不可能這么大;沒有老員工的不離不棄,重組過程不可能這么順利。”談及這兩年,法派老板彭星心存感激。
做鞋賺的錢養不活礦業,老板無奈跑路
2009年8月,爆炸性消息傳出,浙江的首家鞋業集團、溫州的首個“中國鞋王”——霸力集團資金鏈斷裂,掌門人王躍進負債“跑路”。
名義上雖是鞋業集團,其實霸力早已從2005年開始大量投資廣西賀州的礦業。礦業前期投入相當燒錢,靠做鞋賺錢,向礦業輸血,肯定是不夠的。
王躍進開始借債,同時,又鋪開了一個大攤子,在溫州投入新廠房建設。
捉襟見肘的資金鏈,最終崩潰。
當年王躍進曾派了一批人到廣西賀州,陳中文就在其中。2002年,才24歲的陳中文進入霸力,最初是公司的網管,因為工作得到認可,很快就被提拔。
陳中文永遠記得“2009年8月15日”。“那天,溫州的朋友打來電話,說溫州那邊出事情了,老板走了。”陳中文聽到這個消息,頓時覺得當頭一棒。
陳中文在電腦前呆呆坐了兩個小時,腦子里翻來覆去就是一個問題:老板跑了,我們怎么辦?最終,他決定:“不走,堅持下去。”
牽扯最大的“法派”決定:不拋棄不放棄
“怎么辦?”在廣西賀州的陳中文在問,千里之外的溫州,彭星也在問。
霸力危機,也狠狠絆了法派一腳。霸力欠銀行的債務中,有4850萬元是法派擔保的,不少人為法派捏了一把汗。
面臨這當頭一棒,掌舵法派的彭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輾轉通過各種關系,終于聯系上了王躍進,獲得其授權處理各種資產。{page_break}
初步理清下來,霸力的資產大概在9000萬元左右。但負債有1.353億,其中銀行債務1.145億元,供貨商1000多萬,及其他民間債務1000多萬元。
放棄還是扶起?“放棄,自己肯定有損失,很多供應商,特別一些小企業,很有可能被拖死;企業還有百名老員工,一旦失業,他們能立即找到工作嗎?但如果接盤,萬一失敗損失更大。”彭星一度兩難抉擇。
這個時候,溫州市政府相關部門開始介入,他們希望彭星接手,不但提供協調和幫助,還答應把“法派重組霸力”作為全市重點整合重組項目。
彭星深思熟慮后,終于決定重組霸力。這一干,就是兩年。
外談債主,內撫員工,重組雖辛苦卻順利
重組,說說簡單,真要做起來,千頭萬緒。
對外,銀行的債務,要一筆筆去談延期;欠的上千萬貨款,要一家家談償還;民間債務更是麻煩,也都要一樁樁談定還清。
對內,彭星迅速穩定員工的情緒,明確告訴大家企業不垮,待遇不變甚至更好。他知道,只有讓企業正常運轉下去,才能控制住局面。
那段時間,彭星說自己簡直比創業的時候更辛苦。
有種說法,為了重組和維持企業運轉,法派投資的資金甚至達到1.7億。
這之后,霸力的核心企業重組,也基本塵埃落定,法派在代為清償霸力的各項債務后,成為唯一債權人,然后通過“債轉股”的方式成為了霸力的股東。
現在,霸力原先擁有的各個企業,都在正常運轉。集團中一家鞋業公司,后來賣給了瑞安的一家企業;另外一家鞋業公司,則在法派的管理下經營得井井有條。遠在廣西賀州的礦產業務,也已經歸入法派,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贏利點,工人數量也從當時的60多人,已經增加到上百人。
救企“進行時”
不離不棄,不拍賣求復工
老板跑路的事情,不光只發生在溫州。
衢州衢江區沈家經濟開發區,豐華木業氣派的廠房靜悄悄,偶有幾個人進進出出,有些是債權人,有些是回來看看工廠有沒有復工的工人。
因為高利貸到期,債主追上門,今年8月9日,衢州豐華木業董事長封慶華失蹤,4天后隨警方又回到衢州。按照原來的做法,企業多是破產拍賣了事,但這一次,無論債主,還是企業員工,都在以各種方式避免這種最殘酷的結局,等待著有朝一日的重新開工。
開豆漿店的債權人說,企業拍賣掉太可惜
直接借出來本金619萬,擔保了700萬,和封慶華多年朋友的老葉可以說在這次事件中吃了大虧,可從封慶華失蹤到回來,老葉一直沒多說什么,幫忙張羅跟政府接洽,召集債權人開會。
封慶華是做實業的人,也沒拿錢去賭去嫖,資金鏈斷裂有決策上的失誤,也有大環境的關系,既然當初借錢給他,也是相信他的為人,現在難關是大家的,只有一起努力,才能走過來。{page_break}
”老葉說。
70歲的老周,也是被推選的債權人代表,不是因為他能說會道,而是因為在這次事件中,老周搭進了1000萬,這是這一輩子所有的積蓄。
老周如今只守著一家豆漿店。說起封慶華,老周卻無太多怨言,“雖然現在法院在走破產程序,在清算,有貸款的銀行也主張將土地拍賣,但我們希望工廠能重組,拍賣掉太可惜了。”
年底是木板行業銷售旺季,老葉和老周已經開始四處張羅,找會計、銷售人員,一切只為隨時復工做好準備。
一位陸續借了700多萬給封慶華的債主告訴記者,衢州不大,大家其實心里都有數,誰是做事的人,今年整個環境這樣,企業難免暴露出很多問題,但這樣一家企業死掉太可惜,現在大家的利益都是圈在一起的,不能互相責怪,只能共同面對。
上百工人一起請愿:寧揀破爛也要等待復工
江麗君從衢州棉紡廠下崗,隨后自己開過飯店也到處打工,2006年來到豐華木業,一直待到如今出事。“幫幫我們封總,站在工人角度,我希望我們老板能平安度過。”江麗君得知是記者,第一句話就是希望能夠幫忙,“工廠不容易,我們只想跟著一個做事的老板,安心地一直做下去”。
8月13日,封慶華回到衢州。得知老板回來后,上百員工就簽字請愿,表示支持工廠復工。
“我經常回工廠,碰到一些工友也回來打探情況。”江麗君說,“大家都會比較不同的企業,還是豐華好,你說老板和老板娘怎么對工人無微不至,也沒有,但在這樣一個工廠里,收入可以,大家還能看得到老板老板娘的確在努力,我們這些工人心里就踏實。”
“有人喜歡草根明星,我們喜歡草根老板,豐華木業是看著一步步做大的,我們也有感情。老板如果不造廠房,不買設備做新項目,把地賣了輕輕松松就撈一大把。如今這樣,別說老板,我們看著都心疼。”江麗君說。
一對在豐華工作了5年多的貴州夫妻,剛好回工廠來看看情況。和記者說起廠子,夫妻倆說,“只要工廠還有復工的希望,我們寧愿揀垃圾也等著。老板來工廠的時候,就跟我們說,工廠一定會復工的,我們相信他的話,他是個好老板。”
江麗君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工人大家都互留了電話,只要工廠能夠復工,他們都會回來,只要齊心合力,這個難關一定能夠渡過去。
記者得到最新信息,目前,政府已經開始進一步想辦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