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材業市場低迷 東莞鞋企集體醞釀提價
3月29日訊 昨日是第十二屆中國(東莞)國際鞋機鞋材工業技術展(下稱國際鞋展)首日,在這個鞋業盛宴上,鞋材企業遭到冷遇,管理成本的上漲壓力,使利潤空間被一再壓縮,今年的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市場讓鞋材企業遇冷
昨日,在會場走一圈后發現,鞋材企業只有3家。相對紡織制衣展臺前的熱鬧,鞋材展覽臺前可謂門庭冷落。
和記者交流時,順達鞋材公司負責人陳以超搖了搖頭說:“原來我們打算設計兩個展覽臺,看今天的情形,一個就足夠了。”陳以超說,有兩家鞋材企業原本打算也參展,但最終放棄了,鞋材企業參展并不踴躍。
鞋材企業遭到冷遇,陳以超將原因歸咎于整個市場。
今年,棉花價格持續走高,國際原油價格逐漸攀升,原料成本上漲已明顯波及到鞋材企業。“按照我們自身的估算,企業今年的原料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漲40%左右。”陳以超說。
依常理,受原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推動,鞋材價格會相應上漲,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處于下游的原料價格持續上漲,處于上游的訂貨商則遲遲不肯提價,這令處于中間位置的鞋材企業“腹背受敵”。“我們的訂貨商最多能為企業分擔1/5的成本,其余的都由我們自己消化。”陳以超說,他的公司現在的鞋材幾無利潤空間。
另外,人民幣持續升值也對東莞鞋材企業造成沖擊。
諸多因素讓鞋材市場低迷。陳以超說,利潤空間一直被擠壓,訂單也不見起色,鞋材企業對參展的激情并不大。
東莞鞋企集體醞釀提價
由于東莞制鞋行業還是以代工為主,因此對原材料成本上漲更加敏感。鞋材成本和運費的大幅上漲,讓東莞制鞋企業醞釀漲價5%-15%。
東莞貝家鞋業董事王偉說,他剛和外國客戶談判完,希望國外客戶能夠替代工企業分擔一定的成本。王偉說:“談判結果還算順利。今年已經到了承受極限了,如果還不提價,我們實在沒法做了。”
東莞鞋業皮革協會一負責人稱:“由于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無規律,為規避風險,許多中小制鞋企業不敢接長單,只接短單。”
王偉表示,像貝家這種大型制鞋企業,還可以接收長單,但需要提前和客戶簽訂協議,“我們要攤開成本,如果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我們也要提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