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曾試行無人機送貨 無人機各國快遞均不同
無人機運輸一直話題不斷,之前京東也因為將在北京試行無人機送貨的誤傳而上了一次熱搜。雖然京東的否認讓人們開窗收包裹的希望落空,但人們對無人機的熱情一直居高不下。今天,就讓我們看看無人機在各國快遞業的實際應用。
德國郵政DHL:
無人機與智能包裹柜形成全自動化閉環
德國郵政DHL公司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無人機都是同一類型的四旋翼小飛機。2016年5月16日,德國郵政完成了第三代無人機與物流鏈的智能包裹柜的整合試驗。第三代無人機改成了載重量更大的固定翼,用氣動偏轉翼垂直起飛和著陸技術,能夠攜帶比自身重的貨物。新一代無人機最先進的地方在于,在智能包裹柜頂上,可全自動起飛、著陸并投遞包裹、裝入新的包裹以及更換電池,整個過程只需幾分鐘。無人機的腹艙下半部分可以整體拆卸,在它的內部裝入包裹,智能包裹柜的內部又設有小型自控升降系統,全自動完成全過程。試驗從2016年1月開始,歷經了130次自動裝貨與卸貨的循環飛行,解決了變化無常的天氣狀況和嚴峻的溫差波動的干擾問題。
美國郵政:
無人機與電動郵車對接
美國郵政2015年“下一代投遞郵車”招標初審合格的車企中,包括一家“馱馬”新技術電動汽車公司,它與辛辛那提大學合作研發的“飛馬”八旋翼無人機與馱馬全電動汽車對接。司機駕駛郵車到社區后,無人機可從車頂起飛,利用GPS導航,飛行2至3公里,去更偏遠的住戶家投遞。無人機停在郵車頂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車載電池充電,僅需2分鐘。完成投遞后,還可以由GPS導航飛回到投遞郵車行駛到的下一個新位置,通過紅外線追蹤降落在車頂。
法國郵政:
把無人機“關進籠子”再安全起降
法國郵政的無人機主要在海濱的山區進行實地野外試驗,自主的自動化飛行最遠達20公里,平均每小時飛行30公里。它的獨特之處在于“投遞終端”,給無人機提供了一個小型的專用起降臺,頂端的金屬網像一個籠子,從設施結構和電子操作系統兩方面,保障了無人機起飛和降落的安全,在裝、卸包裹的環節實現了全自動化的物品傳輸。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人機在快遞行業的運用只是作為輔助性的工具,真正代替現有的物流方式目前還不太可能,“開窗收包裹”看來還很遙遠。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