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棉顯然給紡織企業吃了“定心丸”
皮棉和籽棉價格倒掛令前期搶購高價籽棉的棉企備受煎熬。按目前市場價出售,棉企面臨的是賠多賠少問題;若持貨觀望,還得承擔皮棉的倉儲費用、貸款利息等成本。雖2016/17棉花年度籽棉收購已近尾聲,籽棉價格小幅回落,但由于棉企在前期籽棉集中上市的一個月時間里高價搶收7成左右棉花,故均價還是高于往年,皮棉與籽棉價格出現倒掛。有專家提出質疑,世界棉花產量最新報告預測今年較上年度增加6.5%,我國籽棉價格卻高企,下游基本面亦不支持,如此高棉價,究竟誰是始作俑者?
2015/16年度,國儲棉輪出累計出庫成交265.92萬噸,成交平均價13324元/噸,輪出時間截至9月底。如此大的成交量表明,棉紡織企業“手中有棉,心中不慌”。根據發改委與財政部的關于國儲棉拋儲的公告,2017年3-8月將啟動新一輪的拋儲,正常情況下每個工作日儲備棉掛牌銷售數量不超過5萬噸。粗略計算,2017年新一輪拋儲總量約660萬噸。2016/17棉花年度,國內棉花產量預計457.2萬噸。而目前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年棉花消耗量為700萬噸左右。
我國紡織服裝業依然不景氣,對上游原料需求不旺。據海關數據統計,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約227.64億美元,同比減少15.41%,減幅較上月擴大12.3個百分點,環比減少18.50%。前3季度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2011.01億美元,同比減少4.87%,整體出口情況不容樂觀。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數據,2016年前3季度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零售額同比下降1.4%,增幅低于上年同期2.3個百分點。
此外,由于國棉與進口棉長期價格倒掛,大型紡織企業更愿意采購進口棉花。記者從金石期貨了解到,目前國內標準級棉與印度棉S-6出口價差2760元/噸,明顯高于2015上半年度近2000元/噸的水平。且今年美棉豐收,預計增產20%左右,勢必沖擊國棉市場,加重部分紡織企業觀望情緒。昆山某專做外貿的中小型制衣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就沒有訂單,好不容易熬到圣誕節和元旦即將來臨,卻旺季不旺,訂單有限,且海外客戶把價格壓得很低。為降低成本,工廠一改過去直接采購成品布的模式,而是直接到紗廠采購棉紗,委托織布廠生產,并在山東、四川、江西、浙江等省多方尋找價格最合理的采購對象。誰在炒作新疆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