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進口下滑 到底是利多還是弊多?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2月我國進口棉花5.62萬噸,環比減少3.94萬噸,減幅41.17%,同比減少10.28萬噸,減幅64.65%;2015年9月-2016年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51.75萬噸,同比減少36.42萬噸,減幅41.31%。匯總各方面的信息來看,毫無疑問,2015/16年度中國棉花進口量將繼續大幅縮水,1、2月份在2016年1%關稅棉花進口配額發放到位、仍有少量2015年1%關稅配額可展期使用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進口孱弱實在令調研機構和外商大跌眼鏡。
筆者認為,2月份有中國春節因素說服力不強(棉紡織企業、貿易商等放假10-15天),但USDA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3月3日中國累計簽約2015/16年度美棉10.6萬噸,僅占本年度美棉出口簽約量的6.51%,但累計裝運了6.8萬噸,占中國已簽約量的64.77%,相比海關總署的進口數據,USDA的統計數據更令人震撼,是否從側面說明我國40S及以上棉紗,高支高密坯布、面料及服裝出口和國內消費的跳水幅度要遠遠大于各方預期呢?
高支紗產能下滑導致用棉企業對高等級、高品質的棉花需求下降。2015/16年度符合紡40S及以上棉紗的新疆棉比例很低(須同時滿足長度28mm及以上、馬值至少5.0以下甚至為B/A、斷裂比強度28CN及以上條件),南疆阿克蘇、喀什、庫爾勒等地很多棉企入庫公檢達到紡高支紗要求的皮棉只占總加工量的10-20%。2月份以來,一些內地棉紡織企業疆內外倉庫滿世界求購2128B、2129B、3129B級新疆棉就是例證。
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及中亞等產地40S及以上普梳紗、精梳紗短期對中國棉紡織企業內需、出口的沖擊并不大。一方面是印度等紗廠生產高支紗的成本高企,清關后報價甚至要高于國產紗;另一方面,高支外紗以預訂為主,不寄售、單次供貨量低、棉紗的穩定性差,因此雖然2015年中國進口了234.5萬噸外紗,但40S以上棉紗不足10%。
中國企業大量采購高等級外棉的預期只是因儲備棉即將輪出而后延。即將到來的儲備棉輪出到底有多少棉花資源可以紡高支紗、織高支高密坯布?2012-2013年收儲的棉花纖維長度問題不大,但馬值偏高、等級下降以及“三絲”含量大等都將影響棉紡織企業和貿易商的競拍積極性,不排除出現高品質棉花“僧多粥少”、競賣價格越拍越高的情況。
USDA預測2016/17年度美棉種植面積約940萬英畝,同比增長9.6%,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全球(除美國以外的棉花主產國)棉花種植面積持續大減,這種場景同大豆、橡膠、原油、鐵礦石市場何其相似。一面是棉紡織企業為找不到高品質棉花絞盡腦汁;一面是近1000多萬噸儲備棉輪出;一面是政府大力提倡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減少棉花種植,新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棉區植棉面積大幅“三級跳”后,如果再放開棉花進口配額限制,棉紡織企業棉花資源有保證了,但價格誰說了算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