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同質化嚴重 杭州商場應再多些個性
不表宏觀層面上杭州的商業究竟是繁榮和結構性過剩,只從個人感受來說,和很多一線城市相比,杭州的商業綜合體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上周途經香港做了短暫停留,在旺角和銅鑼灣周邊逛了一下,由于適逢周末,人氣自不必說,本地人加上外來游客,到哪里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不過走進各大商城,仔細看看,其實情況和內地也比較相似:逛百貨商場的人少,吃飯、看戲、娛樂的人多,和內地稍有不同的是,香港百貨商場還有一些相對國內價格較低的護膚品、化妝品以及奢侈品柜臺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光顧。
香港同行告訴我,現在香港的商業中心也越來越多引入體驗式的業態,同時,在商場密集度相當高的背景下,定位差異化的個性與特色也是這些商業綜合體吸引各自客群的主要手段。
在銅鑼灣,就密集地聚集了連卡佛、崇光百貨(SOGO)以及希慎廣場三個大商場,但各自特點還是相當明顯,連卡佛就是高檔百貨,匯集了大量奢侈品品牌;而崇光百貨更接近內地的中高端商場,特別一樓的化妝品、護膚品柜臺尤其吸引內地游客,收銀員收單收到手軟;兩大百貨商場中間的希慎廣場有些別具一格,風格更加前衛、文藝范,除了一樓巨大的蘋果專賣店特別醒目外,商場里匯聚的大多是眼鏡店、潮牌服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一家占了三層樓的誠品書城,書店里除了大面積書架賣書外,還設置了與書有些相關的精美的藝術文具掛件、藝術廚具、天然化妝品等柜臺,同時咖啡吧、藝術展覽(特別是前衛藝術)、藝術論壇(講座)等配套項目也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杭州,雖然也有大大小小不少商業綜合體,但總體來說,同質化還是比較明顯,雖然為了對抗電商沖擊,不少商業體也在體驗式服務上下工夫,不過目前強調的主要是業態的組合,基本就是購物+餐飲+娛樂,很多商業開發商也基本把腦筋動在這方面。
但在香港,有些商業綜合體會將新奇的感官刺激與消費結合在一起,不僅成為地標性建筑,而且成為游客必到的“商業景點”,位于香港旺角缽蘭街的朗豪坊就是其中之一。四樓至十二樓的“通天電梯”可算是香港最長的商場扶手電梯之一;順著天梯到達十二、十三樓(頂層位置),有個特別區域Ozone,有不少西餐廳、酒吧及Cafe,同時是近距離欣賞“數碼天幕”( Digital Sky )的最佳位置。
據說,朗豪坊是旺角七街重建項目,投資規模超百億元,自從商業體落成后,帶旺了周邊眾多商鋪價值,原本缽蘭街一帶是香港的老紅燈區,不少“一樓一鳳”(是香港性工作者的一種提供色情服務的獨有方式,因一個住宅單位內只有一名妓女而得名)匯聚于此,這幾年隨著周邊租金水漲船高,低端業態逐漸退出,不少中高端品牌進駐,區域調性也隨之拔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