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蠶繭質量不佳 一斤繭可能只有三四兩絲
“天氣涼了,我要給寶寶尋條滿意的蠶絲被過冬。”這兩天,新媽媽小何穿梭在各家賣場門店,她沒想到兒童用的蠶絲被也價格不菲,小小一床被子也要千把塊錢。
桐鄉當地專做兒童蠶絲被的老板顧先生承認,自年初以來,已經小幅上漲了好幾次,漲幅加起來總共約三百元。“倒也不僅僅是蠶絲漲價,其他被面、人工成本也在漲,我們也擔心漲價會減少銷量,每次漲價幅度都控制在10%以內。”
根據今年秋繭收購情況看,產量質量有所下降,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已處于高價位的蠶絲被年底再次沖高有些吃力,預計將出現平穩過渡。
蠶絲被年內上調價格三次 每次控制在百元左右
今年蠶絲制品的價格走勢如何?杭州絲綢行業協會秘書長任東毛太有感受,由于工作關系,有不少朋友托任東毛幫忙選購蠶絲被,“早的時候是年初春繭上市,最近一次就是不久前,雖說品質、品牌各所不同,但每次價格都總體看漲。”他說,年內蠶絲被的價格最起碼調整了三次。
桐鄉笨笨熊兒童蠶絲被老板顧先生證實此言不假,他家最常規的兒童蠶絲被年前只要800元,最近已漲至1100元左右,“漲幅差不多30%,但不敢一次性漲,怕影響銷量,每次漲幅控制在10%以內,今年漲了有三四次。”
前不久,剛采收完畢的秋繭價格倒不是特別貴,平價1800元/擔,和年初的春繭相比,倒也便宜了200元/擔,可不知怎么,制成蠶絲原料的價格卻漲了1/3,從200元/公斤飛奔進了300元/公斤大關。外加其他原料、人工成本也在增加,顧先生說,他只能照此提高零售價格。
今秋蠶繭質量不佳 一斤繭可能只有三四兩絲
最近,杭州蠶桑生產大縣淳安的早中秋繭基本收購結束。根據杭州市農業局統計,夏季高溫使得桑葉質量下降,影響蠶繭產量,平均繭價43.6元/公斤,同比上漲12.3%。
浙江省絲綢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偉估計折算下來,在1700元-1900元/擔,“確實的數據還在統計,與春季相比,價位并不算太高,但今年秋繭有個問題,就是質量不太好,這與消費者購買使用蠶絲被關系不大,但與制作繅絲關系密切。”
按照以往正常年份,一斤蠶繭最終能制成六七兩的蠶絲,可一旦繭子質量不佳,繅絲難度就會增大,成絲的比例下降,可能只剩三兩或者四兩。這其中的差別損耗可都算是成本,“所以一旦質量差了,制作同等分量的蠶絲成本就要增加,這也就是秋繭價格不漲而蠶絲漲價的原因。”王偉詳解一番。
出口受阻 高價位蠶絲被難再高
十月一過,就到了購買蠶絲被的旺季,不少家庭主婦們都關心今年這過冬裝備會不會由此“再價高一層樓”。
蠶絲被的價格,顧名思義,蠶絲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但王偉認為,國內市場以及國際市場的需求也不可忽視。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中心監測,2013年1-8月,全國生產蠶絲8.79萬噸,同比增長8.4%。而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蠶絲類商品0.78萬噸,同比減少4.42%,平均單價43.9美元/公斤,同比增長15.52%,出口受阻,不少企業從內銷上尋找突破口。如此一來,國內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一些,況且就蠶絲來說,最終約有九成被制作成絲綢制品,蠶絲被的需求并不是主流,價格壓力也會相對減弱。
“與前兩年相比,國內蠶絲被的價格已經上了一個臺階,基本處于2000元/床的高價位,短時間內,很難出現大幅加價。”王偉表示,本年末或明年初價格應該趨于穩定。
對此,昨天農業部門也表示,在高蠶繭成本支撐的情況下,生絲將很難有大的跌價行為,另一方面銷售市場價到達高位,再沖高的可能性也不大。如今,繭絲綢行業正邁入高價成本、高端生產、高端需求的“三高”時代,業內人士建議,“從事和參與收繭的單位農戶,在蠶繭收購結束時,及時出手,以防價格下滑帶來經濟損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