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消費居五大跨境電子商務目標市場傍首
7月26日消息,PayPal近日在京發布首份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報告,為廣大中國在線外貿出口商戶提供了解全球主要目標市場的全景指南。PayPal該項研究對全球最主要的五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巴西共超過5,000名消費者進行采樣調查,并綜合了PayPal跨境交易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這五大跨境電子商務目標市場對中國商品的網購需求在2013年將達679億人民幣;至2018年,這一數字預計將翻兩倍,激增至1,440億人民幣。報告同時顯示,移動跨境網購市場規模的增速高于整體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增速,僅美國單一市場的移動跨境網購消費總人數將在2018年超過2,500萬。然而,無論通過何種終端購物,交易安全仍為消費者進行在線跨境交易時的最大顧慮。
報告顯示,美國市場的跨境消費者是“中國制造”最主力的購買群體,2013年預計有3,410萬美國消費者跨境網購中國商品,價值將達497億人民幣;英國和澳大利亞則分別以消費74億人民幣及52億人民幣分列二三位。預計到2018年,美國消費者跨境網購中國商品的年需求總額將增至981億人民幣,仍然占據第一位。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五大跨境電子商務目標市場中,對中國在線出口商品需求增長最為迅速的是巴西。預計2013至2018年,巴西消費者從中國跨境網購商品的價值總額將從目前的18億人民幣升至114億人民幣,增幅將近7倍。
PayPal跨境貿易中國區總經理胡柏迪談及發布此次報告的初衷時稱:“PayPal在全球193個國家及地區擁有1.28億活躍賬戶,2012年跨境交易支付總額超過360億美元,是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的領導者。我們希望充分利用我們豐富的全球資源,為中國商戶提供可靠的市場數據參考以及更加全面的視野,幫助他們把握開拓在線外貿商機的正確方向。”
五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特色各異
在全球五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中,調查發現追求產品的多樣化 (79%受訪消費者選擇) 及高性價比(80%受訪消費者選擇)是消費者進行跨境網購的兩大驅動力;熱門消費類別中,服裝、鞋及配飾 以125億 美元的銷售總額穩居榜首,其他熱門類別包括健康及美容產品 、個人電子產品 、電腦硬件及珠寶鐘表。但值得一提的是,各個市場的熱門消費類別仍顯現出地域性特點:例如英國消費者更青睞網購機票,德國消費者更偏向于家庭電子產品,巴西消費者則更熱衷購買電腦硬件。
{page_break}
從估算的2013年跨境網購消費總額來看,美國(406億美元)、英國(127億美元)、德國(97億美元)分列前三。不過,最喜歡跨境網購的卻是澳大利亞消費者,他們在境外網站上的購物花費占其總在線消費的比例最高(35.2%),其次為德國(18.8%)和美國(18%)的消費者。從未來5年跨境網購消費總額增速來看,巴西將以平均每年增長45%的速度獨占鱉頭,澳大利亞(21%)及英國(16%)緊隨其后。
移動網購來勢兇猛 消費者青睞優質購買體驗
PayPal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報告指出,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移動支付方式成為大勢所趨。以美國市場為例,自2013年到2018年,整體跨境電子商務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預計將達15%,而移動跨境電子商務的增速將更高,達到22%。在意向調查中,全球五大市場占76%的消費者表示愿意更多地運用移動終端設備完成跨境網上交易,而擁有為移動設備專設的友好網購界面則成為廣大消費者選擇商戶的重要考量。
PayPal緊跟移動商務發展趨勢,不斷為消費者及商戶開創針對移動網購的優化解決方案。
不僅為消費者創造了更便捷的移動購物體驗,也讓商戶在提升網站轉化率及銷售額方面獲益。報告同時顯示,PayPal在移動支付中體現的安全性及移動界面優化方案,也令其成為被消費者廣為使用的移動支付平臺。
PayPal:消費者廣為接受、經常使用的跨境在線支付方式
調查報告同時顯示,PayPal是全球五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使用極其廣泛的在線支付方式,79%的受訪消費者表示,他們使用PayPal進行跨境在線支付。同時,有50%的受訪消費者表示PayPal是他們常用的跨境在線支付方式。
在調查消費者拒絕跨境電子商務原因時,最重要的兩大考慮因素均與交易安全相關,分別是害怕身份被盜用及網絡詐騙。有超過40%的受訪消費者認為“首屈一指的安全保障體系”是他們堅定地使用PayPal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的支付工具的原因,而高達81%的受訪消費者因為信賴PayPal的買家保護政策而最終完成跨境交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