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棉震蕩偏多 向上空間有限
周二鄭棉增倉放量上漲,主力1205合約一舉突破前期高點20810創下階段性新高20875,讓市場再次對棉市寄予較高希望。分析認為,鄭棉在收儲支撐下,底部逐漸抬高、均線呈現多頭排列,顯示中短期仍有繼續上漲的趨勢,但上漲的高度和上漲的節奏則受涉棉政策的影響較大,主力在23000附近面臨較大壓力。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鄭棉的上漲,主要受政策的支持。截至12月27日,國家已經累計收儲將近192萬噸2011年度的國產棉。從11月中旬開始國家增大了棉花收儲的力度,將每日預收儲量增加至10萬噸以上;針對內地棉花、兵團棉花交儲難的問題,國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相應的解決辦法,從12月28日開始,國家進一步將每日預收儲量提高至15萬噸以上,足顯國家收儲托市的決心。預計到3月底,國內收儲成交量將在250萬噸以上,收儲減少了市場上棉花的流通量,將明顯改善市場的供求關系。
其次,下游紡織行業依舊低迷不振。根據12月初的抽樣調查,5萬錠以上棉紡企業開機率不足八成,若考慮減產企業以及小型棉紡企業的開停機情況,目前棉紡企業綜合開機率很難超過七成。部分小型紡織企業訂單不足,紛紛提前放假,部分企業放假時間從元旦到正月十五。另一方面,紡織企業的產成品庫存增加也限制了紡企的購棉意愿,紡織企業紗線、坯布產銷率降低,紡織成品庫存有所增加,尤其坯布庫存增加至近兩年較高水平。
第三,較大的內外市場價差降低了中國紡織品的競爭優勢。本年度國際棉花供應過剩200萬噸左右,收儲政策雖暫時對國內棉價產生支撐,但很難對下游棉紗、棉布以及終端市場產生支撐,目前內棉價比外棉價格高3000元/噸左右,即使考慮配額成本,中等級棉仍有較大價格優勢,后道棉紗進口增加,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下滑,紡織業的出口相對優勢減弱,棉紡貿易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判斷后期棉價的走勢,首先需重點關注涉棉政策的調整。其中進口棉配額發放的節奏和數量決定內外棉價差的回歸速度和節奏。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的確定將決定未來一年棉價水平。預計元旦至春節期間,棉價仍有震蕩上漲的可能,但棉價高度不可給予太高期望,存棉企業建議乘勢逐步順價銷售。技術上看,期棉在23000元/噸附近可能受到較大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