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儲亦喜亦憂 需警惕棉價波動影響
過了10月份,我國今年的惜售嚴重。基層農業部門擔心,價格波動將會影響明年棉花種植。
喜:多年未見的“三好”局面
我國基本上劃分為三大棉區:長江中下游棉區、黃河中下游棉區和西北內陸棉區。在10月18日農業部在酒泉召開的全國棉花生產形勢分析會上,三大棉區16個省市區的代表均表示,今年是我國棉花生產少有的“三好”年份。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巡視員曾衍德說,呈現出面積擴大、產量增加、品質提升的好局面。
去年棉花收購價格上漲、今年3月份國家提前公布棉花臨時收儲價格,兩大因素助推了今年棉花種植。筆者從酒泉會議上了解到,16個棉花主產區今年植棉面積均呈現增加態勢。其中我國棉花“半壁江山”的新疆,今年面積達到2365萬畝,同比增加13%,成為全國面積增幅最大的產棉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毛樹春說,今年我國植棉面積呈恢復性增長。中國棉花協會監測,今年全國植棉面積約為8018萬畝,同比增長4.1%。
今年棉花的單產也出現增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預計單產皮棉156公斤/畝,較上年增加2公斤。湖南省農業廳經濟作物處的測產顯示,全省棉花單產96公斤以上,比上年增加6公斤。四川棉花每畝單產同比則增加了8公斤,增幅達到13.3%。
各地單產的增加,推動了全國棉花總產量的增加。從酒泉會議傳出的消息來看,今年,我國三大棉花產區產量都呈現出增長態勢。10月25日,中國棉花協會發布消息預測,今年全國棉花總產量將達到728萬噸,其中新疆棉花總產量將達到342.5萬噸,較上年增長17.4%。
筆者了解到,今年的棉花生產,從棉花生長發育過程來看,全國大部分棉區棉花早期苗齊、苗全,生長發育中期光熱充足,降水適宜,無大的自然災害,棉田病蟲害較輕,所以棉花前中期長勢穩健,搭起了豐產的架子。適宜氣候加上良種的推廣,使棉花品質超過任何一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認為,今年棉花品質是近10年最好的,早熟性好,吐絮暢,爛鈴少。
憂:價格大跌棉農惜售嚴重
與去年的棉花高價格相比,今年棉花價格缺乏吸引力。價格的大幅下跌,導致全國棉花交售進度緩慢。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至10月31日,全國籽棉售價為8.00元/公斤,而去年同日價格為10.98元/公斤。其中長江中下游棉區、黃河中下游棉區和西北內陸棉區籽棉售價同比分別降低了26.0%、23.7%和31.5%。環比也在下行,三大棉區環比分別下降1.0%、1.0%和10.0%,可見西北降幅最大。由于收購價格走低導致交售不積極,出現旺季不旺問題。
據分析,籽棉價格還與棉籽價格走低有關,去年同期棉籽價格3.0—3.4元/千克,今年下降到2.1元/千克,降幅33.0%—41.0%,傳導到籽棉的收購價格也要降7.0%。
筆者了解到,目前全國籽棉采收進度基本比上年加快,但是交售進度卻很緩慢。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至10月31日,全國棉籽棉采收進度為83.9%,同比快6.6個百分點,加快8.5%。但是,籽棉交售進度很緩慢。至10月31日,全國籽棉交售進度為37.8%,同比慢8.2個百分點,大幅減緩17.8%。這一結果表明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農民期待價格合理。毛樹春認為,價格低是棉花交售進度緩慢的主要原因。
酒泉會議分析認為,價格下跌導致農民植棉收益大幅下降,加之生產成本持續增長,植棉邊際效益優勢減弱,棉農普遍惜售。
筆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拾花工成本也年年大漲,目前新疆籽棉采收價格已經達到2元/公斤。湖北省的調查顯示,今年棉花畝平均物化投入474.92元,增幅11.4%。江蘇省的統計顯示,今年畝均植棉成本為1576元,同比增加了30%。新疆棉花生產畝成本已經達到1700元以上,植棉畝收益比2003年下降45%,棉花增產幅度顯然比不上成本增長速度,出現了種棉不如種葡萄、種棉花不如拾棉花的現象。基層農業部門認為,植棉成本逐年攀高,部分抵消了國家扶持政策帶來的效益。
江蘇省農牧廳分析認為,價格的大幅下降,加之今年棉花質量明顯好于上年,與棉農的期望值存在一定距離,棉農大都持棉觀望。在湖南,多數農民認為今年棉花品質比上年好,把籽棉曬干后儲在家中,等待高價。
除了棉農觀望等待外,毛樹春認為,收購加工企業也不積極,看淡后市以規避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