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凌云縣:種桑養蠶農民的笑容
近日,筆者到了廣西百色凌云縣下甲鄉平懷村,看見成片的桑樹林隨風搖曳,蒼翠欲滴,一頂頂“草帽”在桑園里晃動著——山村的蠶農正在采摘桑葉。
“種桑養蠶真好,20多天時間就能養一批蠶,今年蠶繭價格好,一張蠶繭收入在千元以上。”下甲鄉平懷村蠶農王正鏗一邊采桑一邊說。說起養蠶的收入,王正鏗深有感觸。他家過去主要種玉米,一年下來收入也就一千多元,日子過得不很寬裕。自從該縣大力提倡種桑養蠶后,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種桑養蠶,誰知種桑養蠶的第一年就嘗到了甜頭,家里年收入翻了幾倍,王正鏗便逐年擴大桑園種植規模。時至今日,他家已經有5畝桑園了,光養蠶一項,年收入就達兩萬余元。
多年前,凌云縣農民主要從事傳統農作物種植,收入普遍不高。近年來,這個縣依據自身的氣候、地形優勢,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了大力調整。把種桑養蠶產業作為“助農致富十大工程”來抓,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推動、科技帶動、資金扶持”等綜合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種桑養蠶的積極性,使桑蠶業迅速成為凌云縣新興的支柱產業。目前,全縣桑葉種植面積已達到5萬余畝,僅平懷村就有桑園4000多畝,90%村民家庭種桑養蠶,年總收入達到300萬元。凌云縣在擴大桑葉種植規模的同時,還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繅絲廠,成立示范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幫助蠶農找銷路,使蠶農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2010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760元,其中養蠶一項收入就占了3160元。今年,在政府的引導和政策的鼓勵下,我們還將繼續擴大桑葉種植規模,把種桑養蠶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實現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再增加600元左右。”下甲鄉平懷村黨支部書記郁再儉充滿信心地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