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促銷,別再花里胡哨
歐美商場買入制可借鑒 蘇州明碼實價應推廣
與以往的促銷相比,今年5月商場促銷顯得有些“小氣”。
“這幾年,商場銷售走出純粹打折的單一優惠形式,‘買滿送’、‘買滿返券’等多種花樣頻出。”在商場工作30個年頭的南京新百營銷總監鄭自強,用“既愛又恨”來形容商場促銷活動,它一方面帶來了豐富的客流量,另一方面也使商場品牌形象打了折,同時消費者投訴也多。
在南京某媒體工作的李小姐就發現,之前心儀的一雙單皮鞋4月份時售價200元,后來商場全場3折活動后,價格反而變成210元。這讓李小姐哭笑不得,“等著打折反而貴了”。
類似情況的商場促銷不在少數。前不久南京某大型商場在開展購物滿一定數額送電子券活動中,標價359元的羅賓漢服飾,返券前實際原價為215元;標價為1480元的愛迪丹頓服飾,返券前實際原價為790元。
國內某時尚品牌女鞋在南京一高端商場的店長說,商家促銷時不可能在原有折扣價上再折,多數選擇在吊牌標價基礎上打折,如一雙628元的鞋,前期六五折后售價為408元,后期商場推出“買多少送多少”后,則是在恢復原價628元的基礎上實行,而不是在408元的基礎上實行。入行近5年的她說,正規廠家的商品進入商場時都隨帶了條形碼,條形碼上的價格是固定的,不可能改變。只不過在商場或廠家各種不同優惠形式下,最終售價不盡相同,但一般不會相差太大。
然而,消費者并不這么認為。眼花繚亂的促銷使前后售價變來變去,其實折來折去后價格大差不差,不如就來個明碼實價,省得煩。
業內人士指出,明碼標價推行難與我國的商業模式有很大關系。歐美百貨商場是買入制,中國的百貨商場則是聯營制。所謂買入制,就是百貨商場的商品是從品牌商手里買入后再銷售的,它們賺取進貨價和零售價之間的差價。而且從進貨方面講,買入制百貨商場本身是采購商,其供應渠道是垂直的,制造商―品牌商―商場,為了盡可能地獲利,商場有動力也有壓力去盡量壓低進價。同時為了盡可能快速將貨物銷售出去,在最終定價上也不會過高,也不可能玩各種促銷噱頭。由于商場控制著零售終端,明碼實價的內部阻力較小。
而國內商場實行聯營制,商品是品牌商或代理商放到商場銷售的,商場從每一筆成交金額中按合同約定的比例提取利潤。且中國的百貨供應商是金字塔層級:制造商―品牌商―中國總代理(可能之前還有個大中華區或亞洲總代理)或地區總代理(國內品牌)―分級代理―商場,每一層都要加價賺錢,雖然商場是終端環節,但是由于它不需要花錢購入商品再銷售,并且如果成交價越高其抽成利潤越大,所以商場根本沒動力去壓價。而且層級越多,各個環節都要加價,明碼實價最終體現在商場難度不小。
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李晏墅說,優惠促銷是吸引消費者的一種形式,也是市場營銷的一種常用方式,但應該建立在真正讓利消費者的基礎上,而不是商家玩轉消費者的噱頭。擠出商品虛高價格中的水分,無疑要推廣明碼實價。不過這個“實價”由誰定、怎么定很關鍵,否則失信于消費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鄭自強建議,我省相關部門可像北京、上海等地出臺相關政策全省推行一碼一價,同樣商品價格一致,消除商家和消費者間議價的可能性,也將商場的注意力轉移到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購物環境。省物價局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我省蘇州等地部分商場已開始實行明碼實價,逐漸推開并最終實行,肯定是大趨勢。不過由于國家對于商家打折促銷并沒有明確限制要求,所以現階段很難提出硬性規定,只能倡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