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2010/11年度棉花產量料創新高
棉花產量將出現增長,超過截至2001年3月31日當年播種作物所創下的819,000噸的前次紀錄。
綜合媒體11月18日消息,行業服務機構澳洲棉花(Cotton Australia)首席執行官Adam Kay周四稱,澳大利亞棉花產量料將達到紀錄水平,受國際棉花價格飆升、天氣條件理想以及充足水分的灌溉等因素的影響,澳大利亞棉花作物將于4月份左右進行采摘。
新作棉花產量將出現增長,超過截至2001年3月31日當年播種作物所創下的819,000噸的前次紀錄,并較2009/10作物年度的387,000噸增長逾一倍,較9月官方預估的653,000噸的數周增長逾四分之一。
澳大利亞是重要的反季棉花種植國,也是向包括美國、中國、印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在內的北半球各國出口棉花的出口國。同時澳大利亞也向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亞洲國家出口棉花,中國進口的棉花數量通常占澳大利亞棉花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
澳大利亞2007/08作物年度的棉花產量降至僅有133,000噸,但今年的新作棉花產量將會是這一數字的六倍以上,將令澳大利亞重新獲得全球第四大棉花出口國的殊榮。澳大利亞幾乎將所有的棉花產量均用于出口。
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局(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Abare)將在12月7日的作物報告中重新評估9月產量預估。預計將大幅上調預估。
Kay在接受采訪時稱,“我預計今年的棉花播種面積以及2010/11年度作物平均單產將超過2000/01年度的水平。”
他表示,由于澳大利亞春季降雨較多,提高了土壤水分并令灌溉供水變得充足,由于當前棉花價格高企,種植戶希望把所有能夠種植棉花的土地均進行棉花播種。棉花的經濟價值十分可觀。
他補充稱,“陸地棉的種植戶已經把所有能進行種植的地區均種上了棉花。”
令澳大利亞種植戶增加棉花產量的因素就是飆升的國際棉花價格。
棉花價格自7月以來已經上漲一倍,在11月9日觸及了每磅1.51美元的紀錄高位,為19世紀60年代美國內戰以來的最低位,但價格自次以后跟隨其它商品市場大幅下跌,因擔憂中國將采取更多措施來冷卻過熱的經濟成長,而此舉可能會放緩對原材料的需求。
飆升的國際棉花價格推高了上周澳大利亞現貨棉花報價,達到歷史最高的每包(227千克)770澳元。Kay表示,隨后價格跌至每包575澳元,自周三下跌約60澳元,但仍較澳大利亞長期棉花均價的每包460澳元有了長足的增長。
他表示,通常500澳元的價格會令棉花種植戶感到高興,因此該價位成為了“敏感價位”,但大部分種植戶會在520澳元左右的水平鎖定價格進行對沖。
他表示,“農戶剛剛播種完作物,我不想過早的對產量進行預估,以免出現偏差,但基于平均單產,預計產量將創紀錄。”
能夠令澳洲農戶感到高興的還有天氣因素。
澳大利亞國家氣象局11月初公布報告稱,昆士蘭和澳洲東部的墨累-達令河盆地(Murray-Darling Basin)在1-10月份的降雨量創第四高紀錄,為1974年以來雨量最多。上述區域是澳大利亞棉花播種的全部區域。
國家雨量檢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棉花產區的雨量將超過正常水平,說明陸地棉播種將面臨溫和的成長環境,增加了棉花產量將創紀錄的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