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企業:拿什么留住你,我的員工
“又一批工人‘跳槽’了,唉,年底的訂單怎么辦啊?”在一家童裝外貿企業擔任副總且分管人力資源的吳先生最近又開始搖頭,對于工人流失,吳經理今年搖頭搖得有點暈,“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靠什么來留住員工。”今年,這家公司先后改善了員工的食宿條件、組織優秀員工去土樓旅游、提高了工資標準,但員工的流失率還是達到20%。
不談工資談文化!近年來,“企業文化風”盛行,似乎企業不談文化就不是大企業、不說企業文化就沒有內涵,“事實上,很多石獅企業走進了一個‘企業文化’誤區。”石獅市質量技術監督協會秘書長汪志芳認為,不少石獅企業是家族型企業,幾乎所有事情都是文化水平并不高的老板說了算。在老板眼中,他們認為所謂的企業文化除了制定企業發展遠景、規范管理制度等,就是簡單的組織旅游、把員工食宿條件改善一下、漲工資,但真正的企業文化不止于此。
“企業文化是一個系統工程,由很多項目組成,所謂的組織旅游等人性化服務,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石獅木林森鞋業有限公司企劃部傅經理介紹,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講通俗點,就是每一位員工都明白怎樣做是對企業有利的,而且都自覺自愿地這樣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再經過一定時間的積淀,習慣成了自然,成了人們頭腦里一種牢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于(約束)大家的行為,
逐漸以規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為眾人的“行為規范”,“所以像組織旅游、改善食宿條件等企業行為只能算企業文化中最膚淺的部分,能夠留住員工的,是在企業真正發揮作用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可以借鑒,但沒辦法復制。”業內人士方先生表示,個性是企業文化的生命,每一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特征,對于大多數石獅企業而言,除了人性化服務舉措之外,他們認為企業文化就是CIS,即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以及視覺識別系統的綜合體。同樣,還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可以靠策劃,“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方先生認為,企業文化是基于企業家文化的,好的企業文化和企業老板的個人特征密切相關。
海爾總裁楊綿綿說過一句話:海爾的成功就在于堅持文化,堅持了20年。為什么海爾的管理模式搬不走?因為這種管理模式枯燥、辛苦。楊綿綿說,人有三商:情商、智商和韌商,而韌商最難達到,這也是海爾的文化。所謂“韌商”,是指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摔倒了再爬起來的意志力,而這,正是一個成功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只有真正的企業文化才能留住人。”方先生最后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