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風席卷各商場 服裝消費還需謹慎
國慶長假,許多商家采取各種充滿誘惑力的促銷方式來吸引市民。為了使市民合法權益免受侵害,市消保委發出消費警示:節日期間,消費者面對促銷,應擦亮眼睛,三思而后買。
現象:滿城盡帶促銷風
“全場商品一折起”、“買首飾送手機”、“滿三百送五十”……昨日是國慶長假第二天,記者走訪步行街、九二路、八七路等市區各路段發現,許多商家、超市和商場均張燈結彩,懸掛著各式各樣的、極具刺激性廣告標語的促銷活動,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來搶購,場面十分火爆。
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每逢節日都會出來逛街購物,因為這個時候許多商家都在搞促銷,比較劃算,即使現在暫時買來不用的商品,以后也總會用得到的。
“國慶七天長假,銷售情況和收入肯定要比前段時間火爆。”某超市有關負責人周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促銷讓利大酬賓活動,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不但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實惠,商家也可以通過這種薄利多銷的方式,取得更可觀的銷售收入。
提醒:面對促銷應擦亮眼睛
商家促銷活動讓消費者獲得實惠,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不良的商家采取各種虛假廣告設置各類促銷陷阱欺騙消費者以牟取暴利,使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了侵害。
據市消委會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商家的促銷陷阱主要有三類:陷阱一是打折降價特價;如“原價699元現價199元”、“全場特價五折起”等等,這樣的打折信息在促銷時很常見,而實際上,不少商家都在促銷時故意抬高了原價,有些商家還借打折的名義,將積壓的滯銷貨推出來促銷。
陷阱二是商品捆綁銷售。有大瓶飲料綁小瓶的,有布娃娃玩具捆綁餅干的,有醬油捆綁咸菜的……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這些捆綁銷售的商品,有不少是即將到保質期的。
陷阱三是“滿就減,滿就送”。有些商家打出“返現金券”的口號,但返給消費者的所謂現金券,在使用時卻往往有許多附加條件,時常會把消費者引進循環滾動式購買的圈套,可能買回去一堆自己根本用不到的商品。
鑒于此,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面對商家節日促銷時,一定不要輕易被商家的促銷活動所誘惑,在購物時應認真查看,三思而后買;此外,市民購物時一定要索要發票、購物單據和相關憑證并予以保留,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可及時向工商部門投訴舉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