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整頓小額外貿 網購平臺大受沖擊
海關新規的實行,將令從事海外代購的買家成本大幅提高。
“因淘日本業務調整,暫停銷售數碼相機、攝像機和手表類產品。”這是淘寶網旗下的日本商品網購平臺“淘日本”,近期于首頁刊登的一則用戶公告。
淘日本的一位客服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由于近期海關政策的趨緊,讓“淘日本”不得不暫停上述日本數碼產品的銷售。
與此相關,在“淘日本”的另一則公告顯示:“近期因海關個人物品通關政策的變動……已造成淘日本多件貨物堆積在香港倉庫無法入關。”公告的鏈接直指海關新規“43號文”。
免稅額度相當于縮小了近10倍。
根據海關總署7月2日發布的43號文,個人郵寄進境物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超出規定限值的,應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而根據海關總署1994年執行的原規定,個人物品進口稅免稅額最高可達500元。“免稅額度相當于縮小了近10倍。”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認為,海關新規的實行,將令從事海外代購的買家成本大幅提高。
小額外貿的灰色地帶
記者注意到,43號文實行的起始日期是9月1日。“雖然針對郵寄個人物品出入境的新規尚未實行,但是針對貨樣和廣告品的新規已經執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page_break}
2009年淘寶網海外代購交易額約50億元,敦煌網小額外貿交易額達25億元。
早在43號文出臺之前,今年5月25日,海關總署發布了“33號文”,規定除無商業價值的貨樣和廣告品準予部分免稅外,其他進出口貨樣和廣告品一律照章征稅,從7月1日起開始實施。
此前,根據海關總署1990年原有規定,進出口貨樣和廣告品金額在400元以內的,可以申請免征關稅。
“不排除部分小額海外代購,是通過貨樣和廣告品的形式入境避稅。”上述業內人士分析,33號文目的是為了把這個漏洞堵上。
前后不到兩個月時間,海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直指小額進出口行為中的灰色地帶。
“這相當于把‘小額’外貿避稅的灰色通道基本堵死了。”多位外貿行業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兩條新規的出臺對于海外代購、小額外貿出口等新興行業沖擊巨大。
近年來互聯網平臺在外貿行業的深度介入和應用,利用電子商務在線交易便捷性的海外代購和小額外貿出口模式,可謂方興未艾——來自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2009年淘寶網海外代購交易額約50億元,敦煌網小額外貿交易額達25億元。
隨著電子商務交易的普及和中國外貿出口的回暖,“小額”外貿市場規模還將無限放大。但日益膨脹的市場背后,“小額”外貿卻一直游走在海關政策的邊緣。
“利用國家對部分小額物品免稅的政策空間,‘合法但不一定合理’的避稅,給跨國電子商務交易帶來巨大的成本優勢,亦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認為,海關新規的出臺,對“小額”跨國網上交易模式,無疑致命一擊。
事實上,受影響的不僅是進口環節。據記者了解,從事電子商務小額外貿的平臺,為了便捷出口,往往以貨樣和廣告品的形式避開通關手續。而33號文規定,“進出口貨樣和廣告品,不論是否免費提供,均應由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申報,由海關按規定審核驗放。”
“小額外貿避開通關手續的業務模式,將面臨調整。”有外貿業內人士分析。
“化整為零”的擦邊球
受海關新規沖擊最大的,將是網上代購國內已經進口的商品
“海關監管加強,是大勢所趨。”在環球市場集團總經理胡偉權看來,過往的海關進出口政策留下了不少“灰色地帶”。
8月9日,海關總署在官網上發布了對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調整的解讀。海關總署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對進境商品區別為貨物、物品等不同監管對象:“物品具有‘非貿易性’的特征,進境后不得出售或出租。”
按此規定,海外代購顯然不屬于“物品”類別。“海外代購的商品具有牟利性,它將再次進入貿易領域,所以海外代購的商品不是物品,而是貨物。”上述海關總署負責人認為。
更為嚴重的是,部分海外代購已經發展成為有組織的、“化整為零”的外貿避稅行為。從海外商品的采購,到分包郵寄,再到外匯結算,利用政策空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從我們實際監管的情況中發現,一些不法分子企圖將所經營的進口貨物拆分成多票,偽報為個人物品,利用個人物品免稅額優惠規定,通過郵遞、快件渠道進境,逃避監管。”上述海關總署負責人認為。
而有業內人士分析,“化整為零”避稅背后,不少網購平臺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容忽視。以外匯支付為例,由于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但個人購匯年度有5萬美金的額度——這已為海外代購的跨境支付提供了可能。支付寶境外支付就明確規定:“個人年度(外匯支付)累計不能超過4.5萬美金。”
海關總署認為,逃避了國家對進口貨物的管制,使相關商品在缺乏安全、衛生和質量把關的情況下流入國內市場,消費者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page_break}
而在小額出口環節,“灰色操作”亦是能量不減。“由于不少欠規范中、小規模的企業,不開增值稅發票,缺少出口資質。通過‘化整為零’的小額快遞出口,能夠有效的規避繁瑣的通關流程。”熟悉此種模式的業內人士透露,由于不能報關,走正常的外匯手續:“部分外匯結算,甚至是通過地下錢莊入境。”
小額外貿的成本考驗
“作為打政策的‘擦邊球’,海外代購模式不宜提倡。”在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看來,從某種程度上講,海外代購類似于“跨國串貨”。
對于已經引入國內的海外商品,海外代購相當于沖擊其國內既有的營銷渠道。“這并不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曹飛分析。但在現實的另一面,盡管受制于海關的種種政策,無異于夾縫中生存的“海外代購”,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市場和相對剛性的用戶需求。
“對海外代購的需求,并不會因海關新規的推出而減弱。”淘寶網一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便增加關稅成本,相比較托朋友海外購買,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海外代購依舊具有便捷的優勢。
曹飛則認為,受海關新規沖擊最大的,將是網上代購國內已經進口的商品:“對于國內沒有的海外商品,即便增加關稅,需求依舊存在。”相比之下,小額出口在貿易模式上,將面臨較大調整。“由于原來的模式不走報關,新政策實施后,原有的業務幾乎陷入停滯。”與某國內大型小額外貿網站有著合作的UPS公司一位客戶人員透露。
“小額避稅出口外貿將逐步轉化為正常的通關外貿。”電子商務外貿通關服務提供商一達通副總經理肖鋒表示。
肖鋒認為,小額外貿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對象多為中小型企業,相當一部分缺少出口資質,甚至不開增值稅發票。
“由于出口退稅率往往低于企業增值稅率,一旦正常通關,除了增加報關手續費外,增值稅與出口退稅的稅差,也是企業上升的成本。”肖鋒分析。
小額郵寄外貿轉型正常通關外貿之后,出口成本的增加在所難免。如何將外貿電子商務由單純的信息平臺延伸至在線報關,將成為小額外貿電子商務平臺突圍的新徑。
據肖鋒透露,海關新規出臺后,包括敦煌網在內的小額外貿電子商務平臺開始與一達通洽談,代理電子商務通關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