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紡織業的尷尬:“不足1%”
今年以來,兩則消息讓被忽略多年的山西紡織行業再一次重回人們的視野。
一則是:1月15日,從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傳來消息,有著近百年建廠史的山西晉華紡織廠破產已經得到批準。
另一則是:3月份,山西綠洲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與太原理工大學合作完成的《抗菌纖維材料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這也是山西紡織行業獲得的惟一獎項。
百年產業的淡出
始建于1919年的山西晉華紡織廠,曾經是省34戶重點企業之一,而今卻負債43000多萬元,負債率達到了230%。破產成了企業惟一的出路。
“破產,是國企修補自身、擺脫負擔的一個重要步驟,雖然中間有著太多的苦痛、太多的不舍,但是不破不立啊!”省紡織行業辦的賈部長對于百年晉華的破產之痛深有體會。
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初,山針、山紡、山毛等紡織單位還是年輕人找工作的“香餑餑”,如今這些企業留下來的已經沒有幾家了。
“1980年的時候,山西紡織印染廠一年的純利潤能達到1300萬元。”山紡一位老職工回憶道,“當時的‘山紡’,也曾經是計劃經濟時期有名的國有企業,幾乎支撐著山西紡織工業的半壁江山,但是,現在太原的幾家紡織企業能夠正常運行的幾乎沒有了。”
紡織行業是我國市場開放最早的行業,也是競爭最殘酷的行業。“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省一直是紡織品輸出省,大多數企業都是國有企業,即便是改制到現在,仍有一半企業性質為國有,但這些國有企業大多只能靠租賃設備和廠房度日,造成今日這種局面除了自身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體制和包袱太重。”賈部長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山紡在1996年破產一次,重組后更名為新凱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到2008年,新凱運作特別困難,再次重組后,性質已完全變為民營企業。而山針雖然經歷過改制、重組,但目前仍處于停產狀態。曾經輝煌的太原第一毛紡織廠、山西滌綸廠亦是如此,除此之外,還有介休紡織廠、新絳紡織廠命運也“難逃一劫”。
尷尬的“不足1%”
改革開放以前,紡織行業在我省的工業經濟中也是支柱產業。“當時山西在行業內屬于調出省,就是自己用不完,調出去,能力還是比較大的。”山西紡織行管辦主任李錦旺介紹。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省的紡織工業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全省經濟中的地位卻越來越輕。據了解,現在紡織業在全省經濟中占的比重不足1%,而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則接近10%。
我省紡織工業歷史悠久,與沿海等地相比,在勞動力、能源、土地等生產要素方面有比較優勢。加之全國最大的紡織機械生產基地就在我省晉中市,發展棉紡織工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現實卻不如人意。
“改革開放以后,山西由于一些特有的條件,比如礦產資源豐富等因素,工業經濟的重點變為能源重化工,輕紡工業已經不再是重點。
由于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減弱,民間資本都不愿意投到這個行業中來。”李錦旺說,“我省紡織業之所以面臨如此的窘境,與我省的產業政策導向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與鋼鐵、煤礦等優勢基礎行業相比較,我省的紡織業顯得微不足道。現在,人們似乎也都快遺忘了山西還有紡織這個行業了。”李錦旺無奈地搖了搖頭。
紡機名城與紡織業缺失的反差
紡機行業在國內任何城市的聚集程度,都無法與晉中市榆次區相比。
榆次紡織機械工業源于上世紀50年代,國營經緯紡織機械廠建成投產。“九五之后,憑借經緯廠的輻射與帶動,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榆次區逐步興起一支民營企業為主體的紡機配件生產、加工群體。”省機電行業辦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該區有民營紡機企業248戶,其中規模較大的整機生產企業6戶,專件生產企業30戶,其余為配件加工企業。榆次紡機年實現銷售收入40多億元,從業人員約10萬人左右。紡機業已成為該地區從業人員較多、技術工藝成熟、裝備水平較高、外向型經濟拉動效應明顯、產業前景非常看好的一大支柱產業。
然而紡機制造的“航空母艦”,并未給下游的紡織業帶來多少推動。相較于紹興短短20多年的亞洲最大紡織基地的成長,山西紡織業的發展卻顯得那樣青澀和“營養不良”。
據省統計局公布的《山西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我省棉花種植面積7.02萬公頃,折105萬畝,同比減少2.12%;棉花總產8.4萬噸,減產21.5%。規模以上社會紡紗量3.8萬噸,同比降22.7%;織布3126.3萬米,同比降58.7%;化纖產量8878.4噸,同比降70.6%。
而在一河之隔的陜西,2009年棉花總產下降15%,紡紗量卻大幅增長20.9%。
從數據中,我們看到的是山西紡織行業仍在尷尬中缺失,并繼續萎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