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審計”督促有力 基層財務管理升級
在扶貧工作中,規范財務管理工作、發揮資金的有效作用至關重要。2016年審計署扶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督促,使得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進一步加強了資金使用的規范管理,并在近日得到了審計部門的認可。“這次審計可以說是對我縣扶貧攻堅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 汝城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黃志文對記者說道。
目前,為了貫徹落實新預算法,適應新常態下的財政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強化監督約束機制,汝城縣人民政府制定了《汝城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使用管理試行辦法》(下稱《試行辦法》),財政局也制定了《汝城縣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以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按照‘誰使用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督’的原則,要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明確業務主管部門在資金使用運行中的主體責任。”汝城縣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志成說道。
在財政資金審批原則上,《管理辦法》則要求嚴格執行《預算法》,硬化預算約束,嚴格控制預算調整事項。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志成表示,原則上縣人民政府年中不受理、不審批預算單位各類追加經費報告。在財政資金支付時,加強國庫支付資金監管,單筆資金超過50萬元按規定程序報常務副縣長簽批,單筆資金超過100萬元按規定程序報縣長簽批。
同時,按照民主理財、集中理財原則,實行財政資金集中審批制度。財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袁志元介紹說,“要保證財政資金審批實現‘三個轉變’,即‘一支筆審批’向‘兩支筆審批’‘個體審批’向‘集體審批’‘全權審批’向‘分級審批’轉變。涉及‘三重一大’事項的大額資金安排按程序提交縣政府常務會議、縣委常委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在此基礎上,汝城縣有效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
2016年,汝城縣全面啟動預算績效管理,本級財政資金切塊安排的14個本級專項資金進行了使用計劃編制,涉及的項目資金總計23820萬元;財政投資評審項目424個,審減金額1.62億元,審減率達12.17%;深化PPP模式運用,共發布招商項目36個,總投資額150億元,其中8個項目已成功找到社會資本合作方,總投資額24.93億元,職教新城、給排水項目被評選為財政部示范項目。
此外,汝城縣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2016年全年累計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1.74億元,居郴州市各縣市第一;共舉行政府采購招標活動117次,節約采購資金1.22億元,節約率達10.93%,有效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在財政資金管理過程中,只有優化財政涉農資金投入機制,才能真正發揮財政資金在脫貧攻堅中的主導作用和和聚集效應。據黃志文介紹,汝城縣每年的財政預算資金在1億元以上,整合涉農項目資金2億元以上,全部集中投入到精準扶貧中,著力增強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對此,汝城縣還制定了扶貧項目、資金的申報流程管理辦法,嚴格按規定操作,實行整合資金縣級報賬,分賬管理辦法,在資金使用監督上實現“無縫對接”;進一步規范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完善了項目申報、審批到資金下撥等工作環節,并對全縣各級扶貧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整治,保持了扶貧資金管理監督的常態化,確保了扶貧資金專款專用,整體推進了汝城縣貧困村的基礎設施、產業培育等。其中,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可以大大促進扶貧工作的實施。
《試行辦法》規定,統籌整合使用的資金范圍是各級財政安排用于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資金。其目標在于全縣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我們必須圍繞突出問題,以脫貧成效為導向,集中財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脫貧攻堅提供資金保障。”何志成說道。
資金統籌使用在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義務教育和社保兜底保障的基礎上,根據產業布局和資源優勢,搭建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異地搬遷等資金整合使用平臺,統籌資金、資產、資源,集中投入,整體打造,綜合示范,全域推進。
在轉變整合資金使用方式上,汝城縣也有針對性舉措。“我們鼓勵壯大精準扶貧專項基金,支持建立農業擔保基金、特色產業引導基金、金融產業扶貧貸款風險補償金等等,鼓勵探索企業委托幫扶新模式,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脫貧攻堅,真正發揮出財政資金引導放大作用。”何志成說道。
任何制度的貫徹實施都離不開有效的監管和績效評價。何志成介紹說,汝城縣發放涉農補貼項目80項,41萬戶次,金額1.69億元,較上年增長32%;尤其是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整治,完成各類資金檢查共計29.03億元,發現問題資金3435.49萬元,其中651.68萬元已全部繳入縣財政統籌使用,有效助力了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汝城縣資金監管也得到新提升。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