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狼文化”用得好是正能量
面對競爭激烈的職場,我們只有變成“狼”才會有幸福嗎?作家曼德的觀點也許是一個提醒:他反對狼文化,認為企業家和員工自己首先要樹立起各自對工作的尊重感。在一個利益至上、功利盛行的文化里,所欠缺的恰恰是對不同的人乃至不同的職業的尊重。對于大眾而言,“狼文化”究竟是企業高效的良方,還是對個性壓抑和精神壓力的緣由?城市生活研究院聯同騰訊·大粵網發起了網絡調查,以此了解大眾對“狼文化”的認同程度。
在本次調查中,年齡在18到55歲的人占了絕大多數,其中30-55歲的年齡層略多一點,占了51 .90%,18-30歲的受訪者占到了46 .84%。而參與本次調查的人士,以男性為主,有80 .25%;女性占了19 .75%。在職業上面,65 .19%的受訪者是企業職員,此外有9.49%是企業主,有8.86%是事業單位職員。此外還有16.46%受訪者是自由職業者。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宣揚“狼文化”的企業不在少數。47 .44%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所在的企業宣揚的是“狼文化”,而另外的52 .56%受訪者則不認為自己的企業宣揚“狼文化”。至于“狼文化”對于公司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過半的受訪者都認為,“狼文化”有效地促進公司的發展;而有25 .00%的受訪者認為不清楚具體有什么影響,22 .44%的受訪者認為“狼文化”對公司產生負面作用。
對于“狼文化”所特別強調的團隊合作精神,37 .58%的受訪者表示“十分贊同”,31.21%的受訪者也表示“贊同”;覺得“一般”的有15 .92%,還有15 .29%的受訪者“不贊同”,結果說明了大多數人還是比較認同強調團隊合作精神的。
企業“狼文化”中強調面對事情時強硬統一的執行力,50 .65%的受訪者覺得“過于強硬容易導致相反的結果”;42 .21%的受訪者則持有相反的看法,認為“軍事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有7 .14%表示,“沒有感覺”。這顯示出,對于“強硬統一的執行力”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并沒有一個壓倒性的結論。
而對于大多數受訪者都并不認同企業“狼文化”中,近似殘酷的優勝劣汰的人才制度,有57.05%的受訪者表示“給予員工高強度的工作壓力”;27.56%的受訪者表示“有利于招收高水平的人才”;15.38%的受訪者表示“跟其他公司的制度沒什么差別”。
對于企業“狼文化”中,提倡的“不屈不撓的進取、奮斗精神,不達目標,決不放棄”,24 .84%的受訪者還是表示了“十分贊同”,35.67%的受訪者也表示“贊同”;有24.84%表示“一般”,只有14.65%的受訪者表示“不贊同”。
從總體來說,受訪者對企業“狼文化”持什么態度?48 .39%的受訪者認為,企業的高速發展需要“狼文化”的助力;47.74%的受訪者認為,員工需要的是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不是“狼文化”所施加的巨大壓力。還有3.87%的受訪者認為“沒感覺”。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狼文化”沒有絕對的“好”或者“不好”。從以上的調查可以看到,受訪者普遍認為,“狼文化”對一個組織來說,是積極的,它的高執行力可以提供效率。但對于個人來說,過分強調“狼文化”會對員工產生壓力,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反狼派”認為不要像狼一樣天天思考怎樣吃掉競爭對手,怎樣設陷阱欺詐客戶,而要以“羊文化”的精神時時琢磨:如何靠更好的、更多附加值的、更有愛心的、更能帶來良善的、更卓越的產品質量、技術和總體服務,來贏得客戶、擴大市場。
“狼性文化”是什么?有人說狼性就是“貪、殘、野、暴”,一個團隊要發展,沒有這種“貪、殘、野、暴”的精神是不行的。現在是一個競爭的時代,只有在競爭中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沒有狼性在殘酷的企業競爭中就會被撞得頭破血流、敗下陣來。贏動力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國際營銷專家臧龍松認為,如果以偏概全地以殘酷性來理解“狼性文化”就是一種曲解。他認為,“狼性文化”更應該強調的是紀律性、事業上的追求和團隊協作,一種責任背后的力量,而不是殘酷性。這樣理解的話,其實狼性文化是一種正能量。
臧龍松表示,“在常人理解中,狼是一種猛獸。但在很多文化中也會把狼視作神獸。在組織行為上,是狼性主要協同作戰能力的一種體現。很多人會把企業里面的狼性文化理解為‘軍事化管理模式’,但我覺得這并不恰當。我覺得狼性文化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傳承上面。每個企業都要有文化信仰在里面,就像部隊里面換了無數批士兵,但這個部隊還是保留了原有的文化。狼性文化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不是管理模式,而是精神價值。”
這些價值包括了對工作和事業孜孜不倦地追求;對事業中的困難,毫不留情地攻克之;突發野勁,在事業的道路上奮力拼搏;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對一切難關不心慈手軟,努力攻克;在事業確定目標后,鍥而不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加強組織紀律性,為事業的成功奠定基礎;智慧策略充分運用到事業上,而不是用在歪門邪道上;對困難要勇于克服,對事業要無私奉獻;互助合作,配合協調,縱橫團結一致,去奪取事業的勝利等等。
雖然臧龍松認為狼性是一種正能量,但“狼性文化”并不是時時處處都適用的。他表示:“企業中,從事銷售或者拓展工作的人更需要”狼性文化“,但從事后臺、客戶服務類的,就很難說要求有狼性。適合的人應該放在適合的崗位,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放在充滿狼性的工作崗位上工作的。”
在企業培訓和企業管理中,確實有人把“狼性文化”導入到企業的時候會存在問題。臧龍松指出,“例如過分強調它的殘酷性,像銷售行業的‘末位淘汰制’,業績沒完成就會有哪些懲罰。這會導致一線員工對工作產生壓力甚至是厭惡感。”
另外,現在職場上的新人,不像過去50后、60后、70后,經過了辛苦的日子,能夠很好地接受這種嚴格要求的“狼性文化”。臧龍松說:“80后、90后人們相對在沒那么艱辛的環境下長大,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如果強硬地在他們身上推行‘狼性文化’,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所以現在企業除了講狼性以外,還要學習希望的管理經驗,把對個人的尊重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
提倡“狼性文化”的企業里面,最有名的算是華為。在創業初期,華為管理的軍事化彩色異常突出。據說每個員工的桌子底下都放有一張墊子,就像部隊的行軍床,供員工午休和晚上加班時睡覺用。這種做法后來被華為人稱作“床墊文化”。華為還以嚴明的紀律著稱。有一次華為在深圳體育館召開一個6000人參加的大會,要求保持會場安靜和整潔。歷時4個小時,沒有響一聲呼機或手機。散會后,會場的地上沒有留下一片垃圾。
但隨著企業的發展,華為既有文化,對海外合作伙伴缺乏有效激勵,并與合作伙伴發生企業文化沖突。比如,在與3CO M公司合資后,3CO M員工獨立悠閑自由的IT人文精神和華為的狼性精神形成極大反差。對華為而言,“狼性文化”的替代者無疑是“羊性文化”。臧龍松表示:“像華為、阿里巴巴這些公司,在拓展銷售的時候會體現出狼性的文化,但他們也會重視員工的福利、生活條件等,這就是與羊性文化的一種結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