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酬過程中女銷售員拒酒的方式不止一個
飲酒當然應是喝好而不喝倒,讓客人乘興而來,盡興而歸。那種不顧實際的勸酒風,說到底,也不過是以把人喝倒為目的,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低級趣味的勸酒術,乃勸酒之大忌。作為被動者,當酒已喝到一半量時,應向東道主或勸酒者說明情況。
如:"感謝你對我的一片盛情,我原本只有三兩酒,今天因喝得格外稱心,多貪了幾杯,再喝就‘不對勁兒’了,還望你能體諒。"如此開脫以后,就再也不要喝了。這種實實在在地說明后果和隱患的拒酒術,只要勸酒者明白"樂極生悲"的道理,善解人意者,就會見好就收。
反守為攻,意即先不動聲色,靜聽其言,等待時機,一旦時機成熟,抓住對方言辭中的"突破口",以此切入,反守為攻,使對方無法爭辯,從而卻酒。劉某新婚大喜之日,當酒宴進入高潮時,某"酒仙"似醉非醉、侃侃而談,請三位上座的來賓一起一人"吹"一瓶。
面對"酒仙"言辭上的咄咄逼人,三位來賓中的一人站起來說:"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不是孔子的話?""酒仙"隨即答:"是的。"來賓見其已人"圈套",便說:"既然圣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又提議要我們兩人一起喝,你現在就是我們兩位最好的老師,請你先示范一瓶,怎么樣?
"這突如其來的一擊,直逼得"酒仙"束手無策,無言以對,只得解除"酒令",此番拒酒,妙就妙在某來賓不動聲色,靜聽其言,然后抓住"酒仙"言辭中的切入點,提出問題。悄悄布下個"圈套",誘使其說出(或同意)與自己相似的觀點,請君入甕,隨即"收攏圈套",以"諾"攻"諾",反戈一擊,達到制勝卻酒的目的。
最后,酒量不行的你來講究更是困難重重了。有時候酒是拒不得的,那個時候你還是要喝。建議你隨身帶著點兒醒酒藥(提前吃的那種),例如:海王金樽,安利的維生素C或是B族都可以,看情況實在脫不過去了就是先吃上3粒左右。效果嗎,因人而異,但確實可以保護腸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