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為什么會缺失幸福感!
生活在農村的人,總想著外面生活過得很好,其實很多城市生活的人,生活確實過得沒有農村幸福,為什么農村還是認為城市都是幸福快樂的,而農村總是充滿貧窮落后的,尤其是長期生活在農村的老一輩,沒有去過城市,總覺得太美好太幸福,而自己生活在農村,反而苦了一輩子。農村讀書孩子的目的就是離開農村,父母的努力辛苦也還是希望孩子將來離開農村,這其中就表明了對農村生活的極大的不幸福和不滿足。
當時農村的孩子依靠讀書走出去越來越難。好大學里,農村出身的孩子越來越少。高考是很多農村孩子跳龍門的幾乎唯一的路。而成教育資源與城里又極大的不公平,現在離開了農村的人,再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回去農村讀書,還是覺得農村教育資源部平衡,教學質量差,農村的落后與不好深深的印在了幾代人的心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遠離農村,從此別再生活在農村,在城市里幸福的生活著,幾代人都覺得農村生活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農村貧窮落后,要什么沒什么;
最基本的,看個病要走幾公里才找得到診所,買個菜基本要等到趕集的日子才能買到,其他東西就是自給自足,沒有就不吃,出行不方便,看病不方便,讀書不方便,總之就是要什么都沒有,所以農村生活的極大困難,就是造成大家覺得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年輕人也不喜歡出門基本靠走路,讀書也只能靠走路,趕緊也是靠走路,賣東西也只能牛拉馬馱,再遠也只能走路,老人的話看病也麻煩,小病靠拖,大病等死,好在鍛煉了身體,農村人也很少生病。
二:城市生活的影響,覺得差距更是巨大;
農村也看電視,電視里面的城市生活真的很幸福,外出基本開車,招手車就來了,地上干凈。沒有泥巴土灰,不會經受風吹日曬,總是在高高的寫字樓里面,生活相當舒適,吃的豐富,玩的更豐富,好像不用工作的樣子,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再回頭反觀自己生活的農村,外出都是泥巴路,下雨被雨淋,干活頂著風吹雨打,關鍵一點,還掙不到多少錢,吃的穿的也差,這就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落差,特別是農村青年,更希望過上這樣的生活,更希望去到這樣發達的城市。所有要么努力讀書,要么外出打工,總是有一萬個理由要離開農村,農村生活確實不容易。
三:生活在城市再困難,也不愿意回到農村;
很多年輕人去到城市里面,還是感覺格格的不如,掙得錢沒有別人的多,生活也比較艱辛,工作也比較辛苦,但是還在城市,只要你有一份工作,打工也好正式工作也罷,你都會覺得收入比在農村高,而且相對工作強度也能接受,依靠自己的辛苦付出還是能夠收獲比農村更好的生活,而在城市,他們也曾經迷失,也想逃離這樣艱苦的生活,但是,農村卻又不想回去,城市也不是那么的幸福,為了能夠生活,或者養家糊口,更愿意在這個迷失的城市繼續努力奮斗。
“過客心態”是城市打工群體迷失的最顯著的特征。打工者生活在南方的工廠宿舍和北方的打工者聚居區,生活條件都非常差。但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打工生活只是暫時的,所以就可以將就和忍受。在生活中的“過客心態”,會讓他們不去爭取很多的現實需求,比如,對居住權、對居住條件和環境、對子女在城市義務教育權的要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