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投資怎樣在財務管理中要效益
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那么,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如何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最大化的?
第一,加強企業資金使用率,充分發揮資金的調動作用。企業必須把有限的資金合理分配、使用,有效實行財務統一管理,資金統一安排,嚴格用款計劃,模擬國家銀行的控制、監督、結算等職能,按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加強資金的核算和管理,使資金發揮最佳效用。
第二,加強資金回籠。企業在經營業務的過程中,應及時回籠資金,對應收賬款及其他應付款的管理,要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對長期拖欠用戶及相關欠款單位,應采取積極的催討措施,并建立相關催討方案,嚴禁資金流失。對清欠工作困難的,可采取實物抵債法或多家抹賬方式解脫債務鏈途徑,必要時可以通過訴訟程序挽回損失。制定一套清欠工作獎勵制度,提高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應收賬款恢復流動性,使公司的資金得到更好的投資。
第三,加強資金及相關生產資料管理。作為財務部門應熟悉企業的整個生產流程及相關步驟,對于生產性企業應該知道材料價格的走勢,在購置材料時控制用量和存量比例,降低采購費用,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進行招標制方式采購。同時,用相關制度約束生產行為,保證生產工作順利進行;要會同技術部門進行技術改造,降低原材料及成本的損耗,減少庫存和庫品的損失,減少或避免資金的積壓和浪費;對于成品成本資金加強管理,制定一個標準,如超過這一標準,及時分析原因,尋求處理的辦法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增加投資的收入。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略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減料或粗制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
第四,合理調整資金結構。根據標準財務比率和國際上用來測算工業化企業債務與資金合理比率的經驗,自有資本占50%—60%,負債占40%—50%,是比較合理的,采取積極措施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0%以內,是財務部門管理資金的一個重要任務。要實現這一目標,企業應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減少庫存量,盡量少占用流動資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第五,利用有限的資金辦更多的事,促使資金良性循環。企業要不斷地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千方百計開辟新的籌資渠道,逐步提高創收水平,尋求企業自我發展的道路。在生產過程中用有限的資金辦更多的事,使運轉資金良性循環,利用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要更新財務觀念,將突出效益、量力而行、勤儉節約的原則體現到各種決策、計劃、方案和財務指標中,落實到行動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