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教科書禁用網絡詞匯”不必大驚小怪
《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將正式施行。《辦法》規定,國家機關公文、教科書不得使用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匯和語法規范的網絡詞匯,比如“高大上”、“白富美”、“喜大普奔”等。
像批評“十大流行語”拒絕“小伙伴”等新生詞匯一樣,有網友照例認為機關公文、教科書禁用網絡詞匯,是過于狹隘的表現。我卻不敢茍同。因為人家是這樣規定的:國家機關公文、教科書不得使用“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匯和語法規范的網絡詞匯”,而不是將所有網絡詞匯“一棍子打死”。網絡語言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再大,也有優劣之分,也有該用不該用之別。
機關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具有嚴肅性、權威性和公信力等特點。具體到公文的語言,應該莊重、準確、嚴謹、規范。這就決定了,機關公文不能使用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匯和語法規范的網絡詞匯。很難想象,假如機關公文中出現“懲治腐敗,讓老百姓‘喜大普奔’”等說法,會是何等滑稽。
而教科書,是教書育人的核心材料,是增進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工具,應該比機關公文還要嚴肅、權威和規范,其語言應該承擔起宣傳語文規范,傳播語文知識,引導語文生活,推動語文學習的重任,自然也要與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匯和語法規范的網絡詞匯“絕緣”。如今,一些學生熱衷于在作文中使用網絡熟語,比如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寫道:“偶8素米女,木油蝦米太遠大的理想,只稀飯睡覺、粗飯……”讓人不知所云,若不加以引導,會對漢語的規范化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再說,機關公文、教科書禁用網絡詞匯,并不是要把網絡詞匯完全趕出我們的生活,并不會損害人們創造網絡詞匯的智慧和幽默。語言的形成是大浪淘沙的過程,只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和沉淀,優秀的網絡詞匯還是會有生命力的,最后被廣大使用者接受,約定俗成為規范語言,被機關公文、教科書所使用也不是沒有可能。而那些不雅不規范、詞不達意、不知所云的網絡詞匯,顯然不應該讓它們泛濫成災,甚至“爬”上公文和教科書。早一點過濾掉才是應有之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