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中溝通常見問題解析
溝通作為企業內部的一種文化,已越來越被各企業所重視,有的企業已把溝通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管理,其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余世維先生提出的“三沒”現象,是現代企業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最通俗最直接的說明。
一、向上溝通沒膽:
字面解釋為下屬向上級溝通時沒有膽量,缺乏積極主動性。一般來說,管理者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很雜,許多時間并不能為自己主動控制,因此經常會忽視與部屬的溝通。“向上溝通沒膽”主要體現有兩種:
1.有好的建議或方案時不敢或不愿向領導溝通。這種現象有兩種人:一種是經常被領導批的下屬,另一種是怕被領導批的人,前者屬于過于自信的人,平時急于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缺乏對問題的全面認識,被領導否認幾次后也不愿再去做“無所為的貢獻”;后著屬于缺乏自信的人,擔心自己的方案提出后被領導否定,影響領導對自己的最始印象,不愿去做“無謂的冒險”,一些創意的思想就這樣被割殺了。
2.執行時發現潛在或存在的問題不及時向上級溝通匯報。一種是過分依賴領導的人,領導不會有錯,因為是領導,想的最周全,判斷更準確,如感覺有問題時會說“不用擔心,天塌下來領導撐著那”,你說他乖嗎?其實是缺乏責任心;一種是我行我素型,大部分體現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對上級的部署方案有意見也不溝通,按照自己的‘特色計劃“去進行操作,之后發現問題更不敢溝通,極力掩蓋,漏洞卻越補越大。在這個層面上的溝通是上級本著信任的前提,相信自己的下屬能勝任這個崗位或這個任務,執行中遇見問題回及時反映,就如;現在的家長普遍反映在校子女一打電話就是:爸、媽我沒有生活費了,爸、媽把我的衣服寄來……,沒事從不打電話!
其實,向上溝通時站在企業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把眼光從某個領導的視線轉移到更大、更遠、更深的企業層面上,心態從“對領導負責”調整到“對企業負責”的職責,就能克服“向上溝通沒膽”的障礙。
二、水平溝通沒肺:
部門和平級之間溝通缺乏真心,沒有肺腑之言。部門之間沒有服務及積極配合意識。
為什么說我們國內企業的人際關系有時候復雜呢?主要表現在部門之間溝通復雜。中午吃飯的時候,餐廳里這個部門(人)議論那個部門(人)不配合,那個部門(人)埋怨這個部門(人)下級效率低,對你有意見或知道你的不足之處和缺點,我可能給公司所有的人都講過了,就是不和你當面講,見面時該給你笑就笑,該點頭時就點頭示禮,其實我和你已有矛盾。水平溝通沒肺的表現方式一般有兩種:
1.“回避式”,水平溝通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和你不談,你和我不談,和你有疙瘩,我向行政部、我向總辦主任、我向采購部講,你找我辦事的時候,我就裝傻、裝糊涂;
2.“踢球式”:你找我協助,“好的,這幾天給你辦理”,過幾天卻告訴你這屬于其他部門的職責或需要其他的批示等推脫行為。部門之間溝通難,根本的原因就是失去了權力的強制性,誰也不服誰,憑什么?
解決“水平溝通沒肺”,企業先檢討公司機構設置是否合理?另部門之間應積極建立“供應商與客戶”的關系,主動的培養對其他部門之間的服務意識,真心誠意的進行協助,共同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另一種解決的方式就是彼此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來一個總爆發。今天大家都面對面的說清楚,地球人都知道了,今天我也要問個明白。這種方式有些消極。只能采取積極的方式,拉下面子上的問題去主動溝通。
三、向下溝通沒心:
上級對下屬沒有過多的心情或時間進行溝通,不能對下屬的移位及時的指導和修正,已造成現在的企業的管理者花去一個月的時間去招聘新人員,不愿抽出2天的時間與下屬進行溝通。
1.許多管理者喜歡高高在上,缺乏主動與部屬溝通的意識。凡事喜歡下命令,忽視溝通管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喜歡空中指揮;有的管理人員主觀武斷,一個人說了算,聽不得下級的意見。更聽不得對自己的錯誤的批評,他們不懂得上下級之間要經常進行溝通,不懂的如果下級的意見和建議受到忽視、冷漠,就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和對企業的責任感,下級就會消極、沉悶下去,出現下級“向上溝通沒膽”的局面,這樣的話,一旦企業發生什么緊急情況,需要全體員工出主意、想辦法、共渡難關時,員工就會無動于衷,不會有任何的熱情和積極性;
2.與下屬溝通不講技巧。對于管理者說,“挑毛病”盡管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有著獨特的作用,但是必須講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極端,“雞蛋里挑骨頭”,無事找事就會適得其反,挑毛病必須實事求是,在責備的過程中要告知員工改進的方法及奮斗的目標,在“鞭打快牛”的過程中又不致挫傷人才開拓進取的銳氣;另一企業中層管理者不愿與下屬溝通潛在的原因有擔心下屬比自己能力強,超越自己。做為一名管理者有權利也有義務主動和部屬溝通,并知道與培養下屬能力的職責。所以要管理好現代企業。就要不斷加強企業內部的互通信息、傳遞資料、交流感情,員工清楚知道公司的方針、政策和所處的形勢,保持方向性不變。
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提高所有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就應該在管理者與部屬之間建立適當的溝通平衡點,克服水平溝通的“本位主義”傾向,提高工作效率,企業才能健康完善的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