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外貿發展勢頭良好
近來,民營企業外貿頻頻傳來捷報。
海關總署11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6%,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11302.5億美元,增長22.2%,高出外貿總體增速14.6個百分點。不僅如此,商務部最新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3年秋季)》報告亦指出,民營企業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長25.4%,已占到全國進出口總值的36%,較2012年同期提升5.1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在經歷了中國外貿1~4月份數據虛高、5—6月份數據水分被擠出、7—8月份外貿一度提振、9月份出口同比意外下滑、10月份外貿溫和增長的過程后,交上了一份如此亮眼的答卷。果。
近我國民營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逐漸提高,尤其是在“以質取勝”戰略的指導下,其產品競爭力大大提升,使民企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表現日益突出。劉欣指出,自我發掘、自我提升的內力作用是民營企業取得外貿突破的絕對保障。
相比國有企業規模龐大、體制復雜的特性而言,民營企業“船小好調頭”的獨特優勢顯而易見,民營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其靈活性高,市場適應能力較強,在“自負盈虧”的壓力下,更具能動性,及時把握市場機遇,作出短、平、快的反應,這種特性在市場低迷期時表現尤為突出。
劉欣還說,以歐盟為代表的國際貿易市場的緩慢復蘇,對外向型經濟特征顯著的中國市場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契機,尤其是以出口為導向的民營企業在外向型經濟構成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這對民營經濟快速增長的拉動效應不可小覷。
從近期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持續回升中不難看出,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投資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被激發出來,民企良好的外貿發展態勢當然還離不開外貿政策紅利的有力支撐。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向媒體表示,今年以來可謂“雙管齊下”推動民營經濟參與對外貿易:一方面通過取消下放334項行政審批,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制等措施,大力簡政放權;另一方面積極促進貿易便利化,改善通關、融資、退稅等服務,助力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但是,民營企業決不能在目前有利的外貿局勢中迷失自我,劉欣提醒道,一方面,民營企業必須對國際市場的動態審時度勢,繃緊規避對外貿易過程中的政策風險、匯率風險、競爭風險和國際安全風險的敏感神經,增強企業對外貿易的危機意識;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堅持以質取勝,生產出質優價廉、適銷對路的貿易產品,不斷提升自身產品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實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大力強調讓渴望“走出去”的民營企業家們看到了希望,對于迫切向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民營企業而言,提升其外貿實力,靠外力,也要靠內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