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是天使抑或魔鬼,你說了算!
對于促銷,使用得當的話,促銷就是天使,如果使用不當的話,也許就是“魔鬼”了。拉動銷量,穩固消費者……促銷的魅力和魔力讓人著迷,可一旦操作不當,企業就會把自己逼進“不促銷等死,促銷找死”的惡性循環。那么,怎么才能用好促銷這把雙刃劍,不至于傷到自己呢?
常見的促銷形式不外乎以下幾種:買幾贈幾、買本產品送搭檔產品、降價、滿多少元加1元就可獲得價值多少元的精美禮品、滿多少元就送抽獎機會等。
運用以上促銷手段,也不乏成功的經典案例。同時,我們也看到有更多的產品陷入了促銷依賴癥的惡性循環:促銷時還勉強賣得動,可促銷活動一結束,銷量又停滯不前了,又得實施下一輪的促銷。上次送的是“芝麻”、下次就得送“西瓜”,饋贈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大,否則就不能撼動消費者……這樣一次接著一次,效果一次比一次差,最終連促銷也沒得做了,產品做死了。
非正常死亡的4種不當促銷
促銷方式不對,難免會失敗,甚至陷入困境,歸納起來大體上有4種非正常死亡原因:
1.促銷沒有市場基礎。消費者不會因為低價就對一個未知產品形成購買,有的廣告沒投幾期,甚至一上市,在毫無市場認知基礎的情況下進行促銷,當然反應一般,以后若不繼續促銷就更沒人買了。
2.促銷頻率過密。上次促銷剛結束,消費者手上的產品還沒用完,又搞促銷,這形成了廣告資源的浪費。高頻次的促銷,讓消費者失去了緊迫性購買的心結。
3.促銷吸引力不大。企業往往擔心送的幅度大了,怕下次活動沒法做,更重要的是利潤空間越來越窄,最后權衡后設計個促銷方案來。沒想到對消費者利誘性不大,成了雞肋,買不買對其來說意義不大,如買10贈1,當然賣不動。
4.促銷贈品不對路。例如,有的重大疾病需長期用藥,促銷時送藥當然接受。而有的疾病只需1-2套(療程)就可搞定的,卻有人設計出了買3贈1,對消費者而言“3”又多了,“1”更用不上。更有甚者送些消費者根本用不上的物品,當然也不可能買了。
堵住死亡漏洞的4大要塞
1.及時性:要讓消費者清楚在促銷活動期間購買的必要性,如今天6元、明天7元,僅此2天,活動一經結束決不延期,恢復原價28元。
2.贈品的關聯性:以產品為基礎考慮送什么贈品,如減肥產品送減肥秤,女性產品送化妝品等。
3.誘惑性:企業要考慮贈送多大的幅度能吸引目標消費者,且自身能夠承受得起。可采取層層逼近、層層利誘的原理,即多買多送,如買1療程送2盒,2療程送5盒,3療程送10盒,在消費者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在誘導其買3個療程。
4.階段性:即每次促銷相隔多長時間,這次做了下次怎樣做,應具有延續性。如有個用量為1個月的婦科產品,第一次促銷是在市場啟動了近2個月后,以后每隔1個月舉行一次活動,效果還可以。
此外,還需把握:促銷信息的發布要讓目標消費者知曉;開發促銷活動的公益性,以免造成讓利幅度越大價格水分也越大的印象;避免同類競品促銷扎堆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