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對現代職場的四點啟示
一部浩瀚三國史,其實就是人才的爭奪史。話說姜維被曹魏駐天水分公司經理馬遵開除后,為了盡快得到一份工作好賺錢贍養老母,他投靠了蜀漢公司總經理諸葛亮。姜維(202-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人,一代蜀漢名將,相傳是諸葛亮的衣缽繼承人,在他的身上,既有著理想主義的工作精神,也有著悲劇英雄的無奈與凄涼。漫步史林,我們可以從姜維的故事里得到不少人生的啟迪,特別是他對待工作的方式方法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鑒。
找工作一定需要好的伯樂。姜維是幸運的,一開始找工作就找到了諸葛亮的門下。〈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中說姜維一出場就石破天驚,名聲大震,既打敗了業務水平過硬的常勝將軍趙云趙子龍,讓人大爆眼球。接著又設伏戰勝神機妙算、精通兵法的蜀漢公司總經理諸葛亮,幸虧得關興、張苞的拼死保護,孔明先生才得以殺出重圍,沒有做城下之俘。于是,諸葛亮慧眼識珠,給了姜維一個不錯的工作崗位。這樣的敘述當然是不對的,小說家言不是歷史。據正史載,姜維在天水關的守衛戰中,并沒有什么突出的戰績,完全是因為曹魏天水分公司經理馬遵的膽小疑心自己開除了姜維,竟把珍寶當頑石一般一腳踢到了蜀漢公司,讓諸葛亮一下撿到了一個大寶貝。都說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此話確實不假。如果沒有諸葛亮在蜀漢,姜維未必投降;如果姜維降蜀,沒有遇到諸葛亮這樣的好伯樂,要想有出頭之日,恐怕要費些時日多些周折的。
有了工作一定要盡快表現。在正史里,姜維并沒有和趙云及孔明交過手,但諸葛亮在姜維降蜀不久就贊揚姜維“忠勤與事、思慮精密”,又說他“甚敏于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更難得的是姜維“心存漢室,講求忠義”。這就很奇怪了,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但是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把一個新員工看透看穿吧?我認為一定是姜維自己有意識地完成了出色表現,才得到了諸葛亮的重視和倚重的。姜維找到了工作,自然十分地用心表現,好讓“二老板”諸葛亮盡快了解自己的才華和品質。諸葛亮一直哀嘆蜀中人才匱乏,所以,對人才的考察和發現工作,就抓得比較緊。我們可以從諸葛亮對姜維的贊揚里看出,姜維的上述才華和品質正和諸葛亮鞠躬盡瘁、小心謹慎的工作作風相吻合,英雄惜英雄,姜維的出色表現才有了好象文革干部坐著火箭升官那樣的效果,一下子成為“你辦事,我放心”的內定接班人了。所以說,有了好工作,不盡快表現是不行的。 {page_break}
干工作要有永不言敗、永不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自打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姜維大大小小對魏用兵9次,雖然從來沒有打到中原,甚至前三次都是無功而返,但是,姜維的工作卻一直在總公司得到大家認可的,而且他還有著一股永不言敗、永不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做過蔣琬的副手,在西線得不到蔣琬的支持,依舊徐圖發展。費祎繼任為總經理后,采取了“緩兵治內”的政策,讓姜維英雄無用武之地,可是,姜維沒有失去信心,自己在庸、涼二州銳意進取。蜀漢董事長、后主劉禪寵信宦官黃皓,姜維面對黃皓的多次迫害,也依然自強不息,興兵第八次伐魏。蜀漢公司倒閉,劉禪做了俘虜,但姜維還在繼續工作,他假意向鐘會請降,并用離間計意圖殺死鐘會和鄧艾,發動兵變而復國。姜維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好好地學習,有了這種精神,就不失為一個好員工。
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別怕別人責難。這一條是我加的,姜維恐怕不知道,因為歷史總是由后人評說的。姜維一生忠誠勤勉,在庸、涼二州為蜀漢公司經營數十年,在漫長的寂寞和等待中,他始終充當了蜀漢后期大廈將傾、獨木苦撐的中流砥柱、公司之干城。后世有很多人認為他不自量力地九次對魏用兵,拖垮了蜀漢公司,這是有失公允的。蜀國這個大公司的實力就在那擺著,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但不管是戰是守,倒閉是早晚的事。姜維作為諸葛亮的繼承人,深知只有進攻才是防守的道理,與其坐而待斃,不如奮而一搏。姜維的積極進取盡管受到了不少的責難,但無礙于他的英名。現在有的人做事情,總是擔心“槍打出頭鳥”,擔心“出墻的椽子先爛”,其實,大可不必。學學姜維,“不以成敗論英雄”,讓歷史來評價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