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管理的基礎
基礎工作。
1、必須加強工作的計劃性。預算是工作計劃的數字化,預算必須依工作計劃進行。有了計劃目標、措施,我們才能確定所需資源,通過對資源的計價,就可以確定所需費用。例如,要編制差旅費用預算,必須要有本月的出差計劃,只有通過出差計劃確定出差的地點、交通工具、人員、時間后,才能準確預算所需差旅費用。收入的預算原理也是一樣。
2、必須加強事前、事后控制。對于需要支付價款的事物,應建立報告和審批制度,只有經授權或批準后,相關費用才能納入預算,否則,預算就難以起到控制作用,事中控制就會流于形式,所以,對每月非日常開支預算,如固定資產購置等,在預算編制前,應堅持立項審議和報批原則。同時,每月預算執行完畢,應通過會議,從總體上對預算的編制和執行結果進行檢查,分析不足,總結經驗,鞭策落后,不斷提高。預算的事后控制需要從總體上關注,也要從作業上來關注,也就是說,對開支較大的具體的作業、項目,需要進行專項預算分析,發現問題,進行總結,建立經驗數據。
3、必須樹立投入產出觀念。做任何事情都要計算成本,分析效益,也就是說,要關注投入產出。例如:(1)人力資源部開展招聘一次活動,預算差旅費用、入職培訓費用、招聘人數、人均招聘成本如何?實際差旅費用、培訓費用、留用人數、人均招聘成本如何?都要分別作出預算說明和執行結果分析;(2)銷售公司舉辦專項活動,計劃投入資源、預算費用、增加銷量與實際投入資源、費用、增加銷量,也要分別說明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就會使預算管理越做越精,越做越細,并起到真正的管控作用。
4、進行基礎數據的積累。預算不能憑空進行,必須有依據。除了工作計劃作為依據外,各項經驗數據、消耗定額、行業資料、國際國內的經濟指標都需要撐握。基礎數據有的是用于計算,有的用于比較,有的用于參照。沒有基礎數據,要做好預算就是一句空話。
5、加強培訓。讓各級管理人員掌握必要的現代管理工具和技能,包括必要的財務知識、統計知識和計劃管理知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