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場合的會見禮儀
一、稱呼的重要性
稱呼是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中所用的稱謂語。在我國,深厚的禮儀底蘊決定了對稱呼的嚴格要求。不稱呼或亂稱呼對方,都會給對方帶來不快。俗話道:“商務交往,禮貌當先;與人交談,稱謂當先。”使用稱謂,應當謹慎,稍有差錯,便會貽笑于人。
商務交往中,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反映著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敬的程度,甚至還體現著雙方關系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和社會風尚,因此對它不能隨便亂用。
選擇稱呼要合乎常規,要照顧被稱呼者的個人習慣,做到入鄉隨俗。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有其特殊性的,要莊重、正式、規范。
二、稱呼的種類和用法
1.職務性稱呼, 以交往對象的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有三種情況:稱職務、在職務前加上姓氏、在職務前加上姓名(適用于極其正式的場合)。
2.職稱性稱呼
對于具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中級職稱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職稱相稱。稱職稱時可以只稱職稱、在職稱前加上姓氏、在職稱前加上姓名(適用于十分正式的場合)。
3.行業性稱呼
在商務交往中,有時可按行業進行稱呼。
對于從事某些特定行業的人,可直接稱呼對方的職業,如老師、醫生、會計、律師等,也可以在職業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別性稱呼
對于從事商界、服務性行業的人,一般約定俗成地按性別的不同分別稱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堤稱未婚女性,“女士”是稱已婚女性。
5.姓名性稱呼
在工作崗位上稱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間。有三種情況:可以直呼其名;只呼其姓,要在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前綴;只稱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于同性之間,尤其是上司稱呼下級、長輩稱呼晚輩,在親友、同學、鄰里之間,也可使用這種稱呼。{page_break}
三、稱呼的五個禁忌
商務人員在使用稱呼時,一定要避免下面幾種失敬的做法:
1.錯誤的稱呼
常見的錯誤稱呼無非就是誤讀或是誤會。誤讀也就是念錯姓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于不認識的字,事先要有所準備;如果是臨時遇到,就要謙虛請教。
誤會,主要是對被稱呼的年紀、輩分、婚否以及與其他人的關系作出了錯誤判斷。比如,將未婚婦女稱為“夫人”,就屬于誤會。相對年輕的女性,都可以稱為“小姐”,這樣對方也樂意聽。
2.使用不通行的稱呼
有些稱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東人喜歡稱呼“伙計”,但南方人聽來“伙計”意思是“打工仔”。中國人把配偶經常稱為“愛人”,在外國人的意識里,“愛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當的稱呼
工人可以稱呼為“師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稱為“出家人”。但如果用這些來稱呼其他人,沒準還會讓對方產生自己被貶低的感覺。
4.使用庸俗的稱呼
有些稱呼在正式場合不適合使用。例如,“兄弟”、“哥們兒”等一類的稱呼,雖然聽起來親切,但顯得檔次不高。
5.稱呼外號
對于關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張給對方起外號,更不能用道聽途說來的外號去稱呼對方。不能隨便拿別人的姓名亂開玩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